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陆进士伯载还京四首·其四》
《送陆进士伯载还京四首·其四》全文
明 / 顾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礼就先朝典,行萦故国思。

身将旌节返,文动庙堂知。

准拟留司草,无劳采芝

天光凤诏春水漪漪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采芝(cǎi zhī)的意思:比喻寻找并选择优秀的人才。

朝典(cháo diǎn)的意思:指朝廷的正式典礼,也泛指国家的盛大典礼。

春水(chūn shuǐ)的意思:春天的水,比喻希望或新生。

凤诏(fèng zhào)的意思:指皇帝的旨意或命令。也用来形容非常重要的指示或指令。

故国(gù guó)的意思:指自己出生或长大的地方,故乡。

旌节(jīng jié)的意思:旌节是指旗帜和军旗,也用来比喻英勇的军队或杰出的人物。

留司(liú sī)的意思:指留下人马看守辎重、后方等,以保持稳定。

庙堂(miào táng)的意思:指朝廷、官场,也可以指官僚体制、政治权力的地方。

水正(shuǐ zhèng)的意思:指事物正当、合理、恰当。

天光(tiān guāng)的意思:指天空的光亮,也可引申为指天亮的时候。

无劳(wú láo)的意思:指不需要劳动、付出辛苦就能达到目的或得到好处。

先朝(xiān cháo)的意思:指在历史上先于当前朝代的时期或朝代。

漪漪(yī yī)的意思:形容水面上微小的波纹。

准拟(zhǔn nǐ)的意思:准备、计划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顾璘的《送陆进士伯载还京四首(其四)》表达了对陆进士即将返回京城的送别之情,以及对其才华和未来仕途的期待。首句“礼就先朝典”暗示了陆进士遵循传统的礼仪,体现了他对古代典章的尊重;“行萦故国思”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别的依恋和对故乡的思念。

“身将旌节返”描绘了陆进士带着官职的标志归来,显示出他的荣耀与责任;“文动庙堂知”则赞美了陆进士的学识和影响力,预示他在朝廷中将有所作为。“准拟留司草”表达诗人希望他能留在京城处理政务,不必去寻求隐逸的生活;“无劳赋采芝”则是祝愿他无需再像求仙人那样辛苦寻找灵药,暗指在官场上就能实现自我价值。

最后两句“天光开凤诏,春水正漪漪”以景寓情,通过明媚的天光照耀和春水荡漾的景象,象征着陆进士的仕途光明,前景广阔,寓意深远。整体上,这是一首充满祝福和期望的送别诗,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他的美好祝愿。

作者介绍
顾璘

顾璘
朝代:明

顾璘(1476~1545)明代官员、文学家。字华玉,号东桥居士,长洲(今江苏省吴县)人,寓居上元(今江苏省南京市),有知人鉴。弘治间进士,授广平知县,累官至南京刑部尚书。少有才名,以诗著称于时,与其同里陈沂、王韦号称“金陵三俊”,后宝应朱应登起,时称“四大家”。著有《浮湘集》、《山中集》、《息园诗文稿》等。其曾评注杨士弘《唐音》。
猜你喜欢

孤松

傲睨风霜老更臞,旁边著我未为孤。

向来元亮盘桓后,试问曾逢我辈无。

(0)

古诗二首·其一

晨选期门士,大猎南山阳。

白日照旌旗,咫尺临清光。

之子才且武,结发在戎行。

控弮拉罴虎,馀勇殊未央。

回车宴五柞,举烽令行觞。

禾黍被中野,松柏生高冈。

借问何所思,所思在冀方。

彼美冀方士,安得同翱翔。

峨峨切云冠,奕奕夫容剑。

扬扬徒旅繁,济济驾紫燕。

行行向双阙,去上未央殿。

君明臣亦良,四海皆清晏。

斋房多灵芝,郊薮凤凰见。

群臣亦何为,称功劝封禅。

中夜整冠带,览彼明月光。

屏营不能寐,忧心独怦怦。

危坐待月发,牵牛直南荣。

盈庭树兰蕙,芬香日凋零。

客行随所适,感物怀故乡。

朝发雁门道,夕入兰台宫。

佳宾会若云,列鼎吹笙簧。

终岁极燕乐,保己有馀庆。

(0)

无题三首·其二

耿耿寒灯照醉罗,看朱成碧意如何。

虎头辟恶无妨枕,犀角凉心更待磨。

惟有幽兰啼月露,可将尺素托云波。

山屏六曲归来夜,祇恐重投折齿梭。

(0)

题竹林七贤图

昔人好沉酣,人事不复理。

但进杯中物,应世聊尔尔。

悠悠天地间,媮乐本无愧。

诸贤各有心,流俗毋轻议。

(0)

新亭落成

峭壁擎空不偶然,自从开辟我周旋。

放开西北三边地,托起东南一片天。

得句谩酬康节韵,知音未断伯牙弦。

太平风蕗真堪老,不属枯禅不属仙。

(0)

九月望徙坐冬窝·其二

满窗融日育天和,个里还来着到么。

多少世间闲落索,老夫情绪只冬窝。

(0)
诗词分类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诗人
林季仲 陈元光 关汉卿 宋荦 苏曼殊 唐彦谦 刘墉 毕自严 刘筠 胡铨 萧衍 陈子昂 范祖禹 舒邦佐 宋湘 袁中道 陈楠 葛长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