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世贞所作的《即事三绝》之二。诗中以“欲提长剑斩长鲸”开篇,展现了一种豪迈不羁的英雄气概,仿佛诗人正手持长剑,准备斩杀那象征着邪恶与破坏的长鲸,寓意着诗人内心对正义的渴望和追求。
接着,“归拥春农海畔耕”一句,描绘了诗人理想中的生活状态——回归自然,与春日的农夫一同在海边耕作。这不仅展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也暗示了诗人希望在功成名就之后,能够放下尘世的纷扰,过上简单宁静的生活。
“纵有微勋麟阁上”,这一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功绩的谦逊态度。麟阁,是中国古代的一种荣誉殿堂,常用来表彰功臣。诗人说即使自己有微小的功勋被载入史册,也愿意让位于那些更值得尊敬的侍中之名。这既体现了诗人高尚的人格魅力,也流露出一种对权力和荣誉的淡泊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邃的哲理,展现了诗人既有壮志凌云的一面,又有回归本真、淡泊名利的一面,是一首富有情感深度和哲学思考的作品。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沁园春.发
握向菱花,光泽谁如,羞他麝煤。
恁长侵眉翠,一窝云薄,低笼耳玉,几叶兰齐。
堕马妆新,蟠龙式旧,巧绾穿心时样宜。
增妍处,有金虫深亸,琼燕斜飞。垂垂惯贴蝤蛴。
爱花露油沾香袭衣。
记舞偏灯底,牙梳再掠,睡松枕角,彩线重维。
烟拂鸦翎,露凝蝉翼,总使轻盈也让伊。
寻芳去,怕兜归密刺,休近荼蘼。
凤凰台上忆吹箫.月下怀修梅表妹
皎洁冰轮,朦胧烟柳,宵深露湿春衫。
望碧天无际,何处长安。
回首当年踪迹,花影下同倚红阑。
心如醉、一书欲寄,几度重看。漫漫。
闲愁闲恨,向梦里寻君,细诉情端。
料芸闺无事,也念前欢。
记否临歧握手,千万语、只劝加餐。
还自愧、浮生若萍,旧约盟寒。
鹊桥仙.得悔堂弟札,知偕远春弟于七夕前一日赴金陵乡试,填此寄怀
云笺半幅,墨花光璨,读罢离愁何许。
扁舟此夕赴秦淮,应过了、几重烟树。
疏灯影澹,孤蓬人悄,料有唱酬新句。
姮娥一昔赐天香,频嘱道、争先折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