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按辔(àn pèi)的意思:按住马的辔绳,控制马匹的行动。比喻掌握局势,牢牢控制。
大略(dà lüè)的意思:大致的概念或大体的情况
观民(guān mín)的意思:观察人民,了解民情。
江宁(jiāng níng)的意思:指一个地方的繁荣昌盛。
里胥(lǐ xū)的意思:指人在某种情况下面临危险,临危不惧,勇敢地站出来。
民意(mín yì)的意思:民众的意见和愿望。
鸣榔(míng láng)的意思:指人们在遇到重大事件或重要场合时以榔头敲击榔木,发出清脆声音,以表示警示、振奋或庆贺。
明朝(míng cháo)的意思:指明亮的早晨,也比喻充满希望和光明的时代。
胥门(xū mén)的意思:指官吏、门客、仆从等聚集在官府门前等候的景象。
中路(zhōng lù)的意思:指在两个极端之间找到平衡的道路,也指中立、中庸之道。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乾隆皇帝在苏州行宫附近的行春桥乘舟归来时所见之景,以及他巡视民情后的感慨。诗中充满了皇家出行的宏大场面与细腻的情感交织。
首句“鸣榔廿里胥门到”,鸣榔是古代渔民捕鱼时敲击船舷发出声响以驱赶鱼群的一种方式,这里借指船只航行的声音。胥门是苏州的一个重要城门,此处暗示了皇帝从远处巡行归来的情景。这句诗通过声音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悠远而壮阔的氛围。
次句“按辔城中路不遥”,按辔是指驾驭马匹,这里形容皇帝乘坐的马车或轿子在城中行驶,路程并不遥远。这句诗体现了皇帝出行的便捷与尊贵,同时也暗示了苏州城内的繁华与便利。
第三句“大略已观民意悉”,大略是大概的意思,观民意则是了解民间疾苦之意。这句话表达了皇帝在巡视过程中,已经全面地了解到民众的生活状况和心声。这体现了乾隆皇帝关心民生、体恤百姓的治国理念。
最后一句“江宁发驾定明朝”,江宁是南京的古称,这里指的是皇帝决定第二天从苏州出发返回南京。这句话不仅点明了行程的安排,也预示着皇帝即将结束这次苏州之行,返回京城继续处理国家大事。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皇帝巡行苏州的场景描绘,展现了皇家出行的庄重与威严,同时体现了乾隆皇帝对民生的关注与治理国家的决心。诗中既有宏大的场面描写,又蕴含着深沉的情感与治国理念,是一首富有历史感与人文关怀的作品。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储御史光羲田家杂兴
野老安贫贱,力作不辞苦。
把锄行晨风,南山看禾黍。
今秋谷稍登,方思广场圃。
归来茅檐下,团团聚儿女。
落日在西山,悠然望孤渚。
昨宵天始寒,虫声满篱户。
田家衣食薄,黾勉岁时取。
掩关未成眠,东邻响机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