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洛阳看花六首·其三》
《洛阳看花六首·其三》全文
明 / 欧大任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千柳河堤垂绿丝,新莺先到魏王池

探春懒学年少无奈东风日日吹。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东风(dōng fēng)的意思:东风是指从东方吹来的风,引申为春风,也比喻好消息、繁荣的前兆。

风日(fēng rì)的意思:指风和日光,形容风和日丽、天气晴朗。

河堤(hé dī)的意思:指河边的堤岸,比喻能够防止灾害或不良事物的存在。

懒学(lǎn xué)的意思:指懒散不爱学习或不努力学习的态度。

年少(nián shào)的意思:指年纪轻,年幼。

日日(rì rì)的意思:每天都

探春(tàn chūn)的意思:指探访春天景色,也用来比喻探寻美好的事物或追求幸福的愿望。

无奈(wú nài)的意思:表示无法改变或无可奈何的心情或境地。

魏王池(wèi wáng chí)的意思:指人们不顾大局,只顾个人私利,不顾团队利益。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在洛阳河堤上的一幅生动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初春时节,河堤上垂柳轻摇,绿丝随风飘扬的美丽画面。新莺(即黄莺)似乎对这春意盎然的环境特别敏感,它们率先飞临魏王池畔,为这春景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

“探春懒学诸年少”,透露出诗人对春天的热爱,但又不同于那些追逐时尚的年轻人。他以“懒学”二字,表达了自己对春天的独特理解和感受,或许是对繁华世界的淡然,或是对自然之美的深深沉醉。这种态度,既体现了诗人个性的独立,也反映了他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

“无奈东风日日吹”,则将诗人的思绪引向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春风日复一日地吹拂,不仅带来了温暖和生机,也暗示着时光的无情流逝。这句话既有对春天美景的留恋,也有对时间匆匆的感慨,蕴含了深邃的人生哲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独特而深刻的体验,以及对自然与时间的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情趣。

作者介绍
欧大任

欧大任
朝代:明

欧大任(1516-1596)字桢伯,号仑山。因曾任南京工部虞衡郎中,别称欧虞部。广东顺德陈村人。他“博涉经史,工古文辞诗赋”,并喜体育运动,擅长踢球、击剑。14岁时,督学曾集中十郡的优等生会考,他三试皆列第一,名噪诸生。他和梁有誉、黎民表、梁绍震等人是十分友好的同学,在著名学者黄佐门下读书,很有得益。无奈文运不佳,八次乡试均落榜,直到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47岁的欧大任才一鸣惊人,以岁贡生资格,试于大廷,考官展卷阅览,惊叹其为一代之才,特荐御览,列为第一。由是海内无不知欧大任,名声远播。
猜你喜欢

齐天乐.腊月二日,汪扑斋席上,喜雪

诸天幻现琼瑶界,阿谁散花为戏。

玉树装成,银台点满,称在主人仙署。一场赌醉。

有射覆传觞,消寒韵事。

白战无哗,大家欢乐太平瑞。

丰年乍飞六出,似衔龙剖蚌,多少珍异。

幕府同官,诗心谜语,不尽梁园高致。邹枚捧袜。

揖司马大夫,骋妍抽秘。带得恩光,紫薇开晓霁。

(0)

石莲七十七自寿词·其八么

惊心的鲸奔龙跳。金堤走埽。

千万兴工,百万赈饥,拯此鸿嗷。人牵茭。粟空廒。

百般竭蹶,都只为郑州口决黄流倒。

(0)

贺新凉.题袁尚统岁朝图,为李枚卿比部

环诵题图句。正纪年屠维掩茂,我生初度。

卅四光阴浮云过,消得春声无数。

那更有童心如故。

爆竹阶前轰若市,任黄粱烂熟鼾难足。

浑忘矣,岁云暮。晨星老辈今何处。

爱吾庐流传一卷,断缣零素。

风雪宣南三椽屋,几日霜寒冰冱。

却怎把残年勒住。

腊鼓已催韶信至,伴回黄转绿中庭树。

婪尾酒,先分付。

(0)

抛球乐二首·其二

自到江南春事乖。少晴多雨半尘霾。

后湖张网逢鱼泣,南曲看花被燕猜。

柳絮骄人甚,偏逐东风舞一回。

(0)

风入松.冬夜独酌

更阑灯灺坐宵窗。昏月严霜。

御寒无计惟倾酒,藉销愁、沉醉壶觞。

助我粗豪剑胆,润他枯瘦诗肠。百年能有几欢场。

身世沧桑。从今理乱休闻问,概抛除、利锁名缰。

甘守清贫淡泊,任教放纵疏狂。

(0)

齐天乐.徐积畲揽镜图

道人心性圆如月,帝网重重无量。

百面交光,三生留照,不断字轮明相。蟠龙鼻仰。

问青盖何年,玄冥无恙。

鬓影春风,倚楼频看自惆怅。拓本几番相饷。

有西池瞻敬,尊那供养。

仕至公卿,传宜孙子,多贺国家天上。听声卜响。

剩表圣心情,容成知状。不老山人,玉泉饶醉盎。

(0)
诗词分类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诗人
蔡新 薛媛 史青 黄丕烈 颜仁郁 胡令能 曹彪 王继鹏 王翙 崔枢 许宣平 黄式三 查道 蔡寅斗 范文程 刘裕 洪拟 司马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