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去大通久雨始晴治诗就毕·其一》全文
- 鉴赏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雨后初晴之景,诗人通过拟人的手法赋予自然以情感,表达了一种对自然现象独特而深刻的理解。
首句“一春不恨不曾晴”,开篇即流露出诗人对整个春季未曾经历晴日的平静接受态度,或许在诗人看来,四季更迭本就是自然规律的一部分,无需因未见晴日而感到遗憾或不满。
次句“晴去荒洲作么生”,则以疑问的形式表达了对晴天离去后荒芜之地如何自处的思考,这里不仅描绘了雨后的景象,更蕴含了对生命与环境之间相互依存关系的哲思。
第三句“今日肯晴宁有意”,转折中透露出对今日晴天的意外惊喜和深思,似乎晴天的到来并非偶然,而是有所预谋,暗含着对自然界的某种神秘力量的敬畏与探索。
最后一句“可知天也速人行”,以反问的方式结束全诗,既是对前文情景的总结,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感悟。它暗示着自然界的运行与人类行动之间的微妙联系,仿佛在说,无论是自然界的更替还是人生的前行,都遵循着一种不可言喻的节奏与速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雨后初晴景象的细腻描绘,巧妙地融入了对自然、生命、时间等多重主题的思考,展现了诗人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刻的洞察力,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翰林院南新辟三圃
玉堂有隙地,清旷当南隅。
方春度微雨,草色成荒芜。
今年辟三圃,于以种嘉蔬。
开云作畦垄,引水疏沟渠。
纵横数十品,生意盈阶除。
朝来零露瀼,绿叶清阴敷。
菜根有真味,颇胜梁肉腴。
嚼之苟不厌,百事俱可图。
伟哉信名言,千载当师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