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将去大通久雨始晴治诗就毕·其一》
《将去大通久雨始晴治诗就毕·其一》全文
清 / 林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一春不恨不曾晴,晴去荒洲作么生

今日肯晴宁有意可知天也速人行。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曾(bù céng)的意思:从未,从来没有

今日(jīn rì)的意思:今天;现在

可知(kě zhī)的意思:可以知道,能够了解或明白的意思。

么生(me shēng)的意思:表示事物的发生或产生

有意(yǒu yì)的意思:有趣或有价值的

鉴赏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雨后初晴之景,诗人通过拟人的手法赋予自然以情感,表达了一种对自然现象独特而深刻的理解。

首句“一春不恨不曾晴”,开篇即流露出诗人对整个春季未曾经历晴日的平静接受态度,或许在诗人看来,四季更迭本就是自然规律的一部分,无需因未见晴日而感到遗憾或不满。

次句“晴去荒洲作么生”,则以疑问的形式表达了对晴天离去后荒芜之地如何自处的思考,这里不仅描绘了雨后的景象,更蕴含了对生命与环境之间相互依存关系的哲思。

第三句“今日肯晴宁有意”,转折中透露出对今日晴天的意外惊喜和深思,似乎晴天的到来并非偶然,而是有所预谋,暗含着对自然界的某种神秘力量的敬畏与探索。

最后一句“可知天也速人行”,以反问的方式结束全诗,既是对前文情景的总结,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感悟。它暗示着自然界的运行与人类行动之间的微妙联系,仿佛在说,无论是自然界的更替还是人生的前行,都遵循着一种不可言喻的节奏与速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雨后初晴景象的细腻描绘,巧妙地融入了对自然、生命、时间等多重主题的思考,展现了诗人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刻的洞察力,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作者介绍
林旭

林旭
朝代:清

(1875—1898)清福建侯官人,字暾谷,号晚翠。光绪十九年举人。任内阁中书。倡闽学会,又助康有为开保国会。百日维新间,与谭嗣同等四人以四品卿衔入军机,参与新政。政变起,被捕遇害。为戊戌六君子之一。有《晚翠轩诗集》。
猜你喜欢

翰林院南新辟三圃

玉堂有隙地,清旷当南隅。

方春度微雨,草色成荒芜。

今年辟三圃,于以种嘉蔬。

开云作畦垄,引水疏沟渠。

纵横数十品,生意盈阶除。

朝来零露瀼,绿叶清阴敷。

菜根有真味,颇胜梁肉腴。

嚼之苟不厌,百事俱可图。

伟哉信名言,千载当师模。

(0)

挽徐老翁

百岁实难致,近之能几人。

平生方寸地,到老一腔春。

文献当时族,衣冠太古民。

从今后来者,何处望清尘。

(0)

病剧再韵·其八

花老不禁雨,草衰偏怕秋。

绕山新土冢,满眼旧王侯。

大数有时尽,细君终夜愁。

回头笑相告,饮泣且须休。

(0)

病剧再韵·其七

里有狂巫宅,人争夜叩庐。

语言凭祟说,符篆代神书。

左道恬无畏,嘉名每自居。

西门悬望久,何处候轩车。

(0)

病中·其九

病发风前叶,红颜雨后花。

闭门思义士,看剑想仇家。

久断宾筵酒,频供石鼎茶。

草堂虽矮小,日日望京华。

(0)

病中·其七

先祖留遗业,山中有敝庐。

从教妻子累,肯负圣贤书。

太守知贫薄,尚书问起居。

若非守清节,谁暇枉轩车。

(0)
诗词分类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诗人
李频 韩翃 于右任 徐鹿卿 史达祖 揭傒斯 冯煦 李鸿章 岑安卿 施肩吾 曹雪芹 江淹 廖刚 严羽 刘秉忠 武元衡 柳宗元 高攀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