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讶冻枝无艳脉,那知寒室自花开。
- 拼音版原文全文
书 窗 梅 花 数 枝 病 起 再 见 瓶 中 盛 开 因 作 宋 /王 洋 书 堂 篱 落 冷 如 灰 ,十 日 相 忘 亦 自 猜 。初 讶 冻 枝 无 艳 脉 ,那 知 寒 室 自 花 开 。铜 瓶 结 实 元 非 种 ,蔀 屋 迎 春 似 有 媒 。方 信 阳 和 满 天 地 ,不 须 人 力 费 根 栽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须(bù xū)的意思:不必,不需要
非种(fēi zhǒng)的意思:非种指的是不同品种、不同类别的事物。通常用来形容混乱、杂乱无章的状态。
结实(jiē shi)的意思:结实指物体坚固、牢固,不容易被破坏或摧毁。
篱落(lí luò)的意思:指围住庄园、花园等的篱笆。比喻人的生活局限在狭小的范围内,不能自由自在地活动。
满天(mǎn tiān)的意思:形容数量多得像漫天飞舞一样。
人力(rén lì)的意思:指人的力量或劳动力
日相(rì xiāng)的意思:指人的相貌或气质在日光下显得美丽动人。
十日(shí rì)的意思:指时间很短暂,只有短短的十天。
书堂(shū táng)的意思:指读书学习的地方或机构,也可以指书房。
天地(tiān dì)的意思:
◎ 天地 tiāndì
(1) [heaven and earth;universe;world]∶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会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天地之闻。——清· 黄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动天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scope of operation;field of activity]∶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
(3) [nature;be tween Heaven and earth] 指天地之间,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吕氏春秋·慎行论》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调剂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养人也。相忘(xiāng wàng)的意思:相互忘记,彼此不再记得。
阳和(yáng hé)的意思:指阳光明媚、和暖的天气。也形容人与人之间和睦友好。
迎春(yíng chūn)的意思:迎接春天的到来,表示迎接新的开始、新的希望。
- 注释
- 书堂:书房。
篱落:篱笆。
冷如灰:冷得像灰烬。
相忘:忘记。
自猜:猜测对方心意。
冻枝:冻结的树枝。
无艳脉:没有生机。
寒室:寒冷的室内。
花开:花朵绽放。
铜瓶:铜制的瓶子。
结实:坚硬。
元非种:并非天生如此。
蔀屋:简陋的小屋。
迎春:迎接春天。
似有媒:仿佛有媒介。
信阳:正阳的温暖。
根栽:人力种植。
- 翻译
- 书房四周的篱笆冷得像灰烬,即使十天不见,也会猜测对方的心意。
起初惊讶于冻结的树枝没有生机,却不知寒冷的室内竟有花朵独自绽放。
看似坚硬的铜瓶其实并非天生如此,简陋的小屋迎接春天仿佛有某种媒介帮助。
正阳的温暖充满天地间,无需人力就能让生命自然生长。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的书堂景象,诗人通过对梅花的观察,抒发了自己内心的情感。"书堂篱落冷如灰"一句,设定了一种萧瑟孤寂的氛围,似乎时间在这里凝滞,连日光也变得疏离。"十日相忘亦自猜"则透露诗人与外界的隔绝和内心的疑惑。
接下来的"初讶冻枝无艳脉",表现了梅花最初被冰霜覆盖,无任何生机之迹,但这并不妨碍它最终绽放。"那知寒室自花开"则是对梅花坚韧不拔的赞美,即便是在严寒的环境中,它也能自行开放。
"铜瓶结实元非种,蔀屋迎春似有媒"两句,诗人通过比喻表达了梅花虽然不是由铜瓶中生长,但它却能在封闭的空间里蓄势待放,仿佛有某种不可见的力量在促进其成长。
最后,"方信阳和满天地,不须人力费根栽"一句,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规律的信任与顺应。阳光普照,无需人为干预,梅花自能繁盛。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观察眼光,更通过梅花之美,抒发了对生命力和自然界不可抗力的赞叹。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李阁使出守冀州
天子仁恩抚四陲,边兵坐饱太平时。
只知使者持金絮,不识将军有鼓鼙。
君去守藩忧就重,古来忘战志当危。
祖门事业如南仲,无使家声愧鼎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