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溧水道中·其二》
《溧水道中·其二》全文
宋 / 仇远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五峰合沓拥东庐,泉落芳塘旱不枯。

空凿秦淮百里六朝王气几曾无。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百里(bǎi lǐ)的意思:表示距离很远,指非常遥远的地方。

合沓(hé tà)的意思:指许多东西混杂在一起,没有秩序。也形容人多拥挤,挤在一起。

几曾(jǐ zēng)的意思:表示过去曾经有过的事情或状态,现在已经不存在或改变了。

空凿(kōng záo)的意思:形容言语或行动完全没有根据和根据

六朝(liù cháo)的意思:指南朝、东晋、南朝宋、南齐、梁、陈六个朝代的合称。

秦淮(qín huái)的意思:指美丽的女子。

三百(sān bǎi)的意思:指数量众多,形容数量或程度非常大。

王气(wáng qì)的意思:指君主的威严和统治力量。

五峰(wǔ fēng)的意思:指山峰高耸,形成五个峰顶。比喻事物高大、繁多。

注释
五峰:五座山峰。
合沓:重叠。
东庐:东边的庐山或者某个地名。
泉落:泉水落下。
芳塘:芬芳的池塘。
旱不枯:即使干旱也不干涸。
空凿:空旷地开凿。
秦淮:古代河流名,流经南京。
三百里:三百里的长度。
六朝:指中国历史上三国吴、东晋、宋、齐、梁、陈六个朝代。
王气:古代认为帝王统治的象征,这里指帝王的气象或国运。
几曾无:何曾没有。
翻译
五座山峰重叠围绕着东庐,泉水落入芬芳的池塘即使干旱也不会干涸。
空旷的秦淮河长达三百里,六朝的帝王之气何曾真的消失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动人的山水画面,透露出诗人对自然景物的深切感受和独特的情怀。开篇“五峰合沓拥东庐”,可见诗人眼前是一片连绵起伏的山峦,它们如同巨手一般紧紧环抱着东方的庐舍,给人以稳固与力量的感觉。而“泉落芳塘旱不枯”则是对这个环境中水源的赞美,即便是在干涸之时,这里的泉水也从未断绝,它们滋润着塘边的花草,使得这里永远生机勃勃。

接下来的“空凿秦淮三百里”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遗迹的一种无奈和感慨。秦淮是古时著名的水道,而现在却只剩下空壳,仿佛在诉说着曾经繁华如今已成过往云烟的故事。最后,“六朝王气几曾无”则是在追述历史,六朝指的是东吴、东晋以及南北朝时期,那些王朝的兴衰更替,如同昙花一现,最终都归于尘土。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描绘,更通过对历史遗迹的反思,抒发了对往昔繁华与现实凋敝之间差距的感慨。

作者介绍

仇远
朝代:宋   字:仁近   籍贯:钱塘(今浙江杭州)   生辰:1247年~1326年

仇远(1247年~1326年),字仁近,一字仁父,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因居余杭溪上之仇山,自号山村、山村民,人称山村先生。元代文学家、书法家。元大德年间(1297~1307)五十八岁的他任溧阳儒学教授,不久罢归,遂在忧郁中游山河以终。 
猜你喜欢

朝云墓

为雨阳台去不还,孤坟寂寞委空山。

禅林舞袖当年事,啼鸟春风一梦间。

(0)

送郑谏议之滇南·其二

车马翩翩度七盘,蛮王负弩汉衣冠。

紫薇花映昆明水,多少楼台镜里看。

(0)

题武彝·其二

溪上扁舟鸥鹭群,凌风初谒武夷君。

幔亭深处松涛起,彷佛钧天隔水闻。

(0)

春日送家大阮读书城中

春风拂面意何如,柳色黄金映别裾。

十里江城从此去,枕边惟有伏生书。

(0)

社中诸子访我海上赋此

一区甘寂寞,谁问子云奇。

竹径迎秋早,柴门候客迟。

落霜晴拥树,流水曲通池。

共醉青天月,何妨倒接䍦。

(0)

新秋寄友人·其二

高柳自鸣蝉,秋风忽洒然。

拟寻东海钓,聊就北窗眠。

芸架有遗帙,草堂无俸钱。

物情关百虑,转觉愧前贤。

(0)
诗词分类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诗人
赵构 于石 李群玉 刘挚 段克己 张纲 陈孚 戴叔伦 宋之问 曹操 王令 俞明震 沈宜修 吴敬梓 况周颐 李咸用 蔡伸 柳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