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惟堪限足,高亦正当眉。
野蝶飞无碍,遥山坐可窥。
幽芳谁更好,丛菊晚开时。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幽深的山居生活画卷。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居环境的独特魅力。
首句“石径盘回尽”,描绘了蜿蜒曲折的山路,仿佛是通往世外桃源的神秘通道。接着,“参差见竹篱”一句,通过竹篱的参差不齐,暗示了山居环境的自然与和谐。
“短惟堪限足,高亦正当眉。”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竹篱的高度,既不高也不低,恰到好处地与人的视线相接,营造出一种舒适和谐的生活氛围。
“野蝶飞无碍,遥山坐可窥。”蝴蝶在竹篱间自由飞翔,没有障碍,展现出山居生活的自在与宁静。同时,诗人也借“遥山坐可窥”表达了对远方美景的向往与欣赏。
最后,“幽芳谁更好,丛菊晚开时。”这一句将话题转向了山居中的植物,尤其是晚秋时节开放的菊花。诗人提出疑问,谁更能欣赏到这幽静之中的芳香?这里不仅赞美了菊花的美丽,也隐含着对山居生活闲适与自然之美的赞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居环境的细腻描绘,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深情赞颂,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郑君不羁客,漫仕常优游。
故人满天上,独佐岭南州。
岭南风土异,去天将万里。
驲骑如流星,众手挽不止。
到官定多暇,坐对梅花时。
溪石秀可砚,泚笔成新诗。
诗成付回雁,动是春冬隔。
用儒行召君,努力崇明德。
丁卯勘矿在浙东,戊辰湖南督逋税。
己巳漕师领入朝,庚午幸得山中睡。
山中浚泉当治河,数月功成自作歌。
歌罢还将刻山石,前日功名无此多。
敕书临门抚边土,上疏恳辞臣有母。
疏辞未达符且来,行止两端心独苦。
儿行奉母捧敕书,回首江天思有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