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高鱼和公仪》全文
- 拼音版原文全文
琴 高 鱼 和 公 仪 宋 /梅 尧 臣 大 鱼 人 骑 上 天 去 ,留 得 小 鳞 来 按 觞 。吾 物 吾 乡 不 须 念 ,太 官 常 膳 有 肥 羊 。
- 注释
- 大鱼:比喻权势或重要人物。
鳞:鱼鳞,这里象征遗留之物。
觞:古代的酒器。
吾物:我所拥有的,可能指家乡的特产。
吾乡:我的故乡。
不须念:不必想念。
太官:古代官职,负责皇帝的膳食。
常膳:日常饮食。
肥羊:象征丰盛的食物,也可能暗指富贵生活。
- 翻译
- 大鱼化身飞升天际,只留下小鳞点缀酒杯。
家乡的食物无需挂念,朝廷的宴席上常有肥美的羊肉。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奇特而富有想象力的画面:一条大鱼被想象成有人骑着飞升天际,只留下小鳞作为纪念。诗人借此表达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暗示即使在远方,家乡的美好事物如琴高鱼这样的传说,也能勾起心中温暖的回忆。他安慰自己不必过于挂念,因为故乡的日常生活中还有丰盛的美食,如太官所供的肥羊,足以慰藉思乡之情。整体上,这首诗寓言式地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眷恋和对生活的豁达态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春夜都门怀人诗十七章·其十六
别时朱洁翁,有约吾宁忘。
谓及杨柳青,置酒城东堂。
一日三寻君,不嫌拇趾伤。
遇客君边来,贻我书几行。
但言病苦深,未能禁风霜。
其辞若相谢,其意良疢伤。
关河二千里,共此明月光。
思君我在庭,思我君在床。
赠潘孝廉丈德舆即送其还淮安四章·其三
斯文毓灵瑞,造物亦深至。
轩冕何荣辱,忍与争取弃。
所为先生悲,夙抱宏干济。
即此忠厚心,于世实相系。
奔走长安门,讵为贱贫计?
安能投草茅,论舌听凋敝。
置酒临高台,天宇浩空气。
白云去不返,飞鸟倦谁寄?
为君击剑歌,洒然一流涕。
醉后书城南酒肆壁三章·其二
鲛人之绡玉光砑,不抵村人棉布价。
鱼肠之剑同昆吾,利亦可断豢马刍。
饮酒不解酒中趣,水底馋鱼嚼飞絮。
西山吹落城岚青,移之可当飞燕屏。
射雕健臂只弹雀,天马宜为锦鞯络。
丈夫不能濯足昆崙源,醉饱而死将谁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