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过郭林宗墓》
《过郭林宗墓》全文
明 / 薛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几经沧海桑田孤冢常留古道边

彩凤自应鸣晓日冥鸿终拟没秋烟

关河迢递膺舟隔,江汉空茫稚信传。

千载有碑应不愧路人犹自高贤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愧(bù kuì)的意思:表示符合预期,不辜负期望或名声。

彩凤(cǎi fèng)的意思:指美丽多彩的凤凰。

沧海(cāng hǎi)的意思:比喻时间的变迁和世事的更迭。

道边(dào biān)的意思:指在道路旁边。

高贤(gāo xián)的意思:指品德高尚、才德出众的人。

孤冢(gū zhǒng)的意思:指独立而孤寂的坟墓,也可用来形容人孤独无依。

古道(gǔ dào)的意思:指古代的道路,也表示古老的道路或传统。

关河(guān hé)的意思:关河指的是两个地方之间的交通要道,也可以指两个国家或地区之间的交通要道。在成语中,关河常常用来比喻重要的关键位置或关键时刻。

几经(jǐ jīng)的意思:经历了数次的变化、转折或困难。

江汉(jiāng hàn)的意思:指江河的宽阔和汉水的湍急,比喻宽广的胸怀和奔放的气概。

路人(lù rén)的意思:指与自己无关的人,泛指陌生人。

冥鸿(míng hóng)的意思:形容天空中飞翔的大雁。

千载(qiān zǎi)的意思:千年的时间。

秋烟(qiū yān)的意思:秋天的烟雾,比喻事物的变幻和无常。

桑田(sāng tián)的意思:比喻沧海桑田之变化,形容世事变迁。

迢递(tiáo dì)的意思:形容路途遥远,行程漫长。

晓日(xiǎo rì)的意思:指黎明时分的太阳,比喻新的希望和未来的曙光。

膺舟(yīng zhōu)的意思:指担负重任,承担重要任务。

犹自(yóu zì)的意思:仍然、依然

自识(zì shí)的意思:自己认识自己的能力和局限性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对古代贤士郭林宗墓地的追思与敬仰之情。首联“几经沧海变桑田,孤冢常留古道边”以沧桑巨变为背景,点出郭林宗墓的孤独与久远,营造出一种历史的厚重感。颔联“彩凤自应鸣晓日,冥鸿终拟没秋烟”运用象征手法,彩凤鸣日、冥鸿没烟,既是对郭林宗高尚品德的赞美,也暗含其精神如凤凰般高洁,如鸿雁般深远。

颈联“关河迢递膺舟隔,江汉空茫稚信传”则通过地理的辽阔与信息传递的艰难,进一步强调了郭林宗墓地的偏远与隐秘,同时也暗示了其影响虽远播四方,但知音难觅的境遇。尾联“千载有碑应不愧,路人犹自识高贤”表达了对郭林宗千年之后仍能留下丰碑的肯定,以及即使在普通人眼中也能辨识其为高人贤士的赞誉,体现了对郭林宗人格魅力的永恒认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郭林宗墓地的描写,不仅展现了对这位历史人物的深切缅怀,也蕴含了对高尚品德与精神追求的颂扬,以及对时间流逝中不变价值的思考。

作者介绍
薛瑄

薛瑄
朝代:明

薛瑄(1389年8月20日—1464年7月19日),字德温,号敬轩。河津(今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里望乡平原村人)人。明代著名思想家、理学家、文学家,河东学派的创始人,世称“薛河东”。薛瑄继曹端之后,在北方开创了“河东之学”,门徒遍及山西、河南、关陇一带,蔚为大宗。其学传至明中期,又形成以吕大钧兄弟为主的“关中之学”,其势“几与阳明中分其感”。清人视薛学为朱学传宗,称之为“明初理学之冠”,“开明代道学之基”。高攀龙认为,有明一代,学脉有二:一是南方的阳明之学,一是北方的薛瑄朱学。。其著作集有《薛文清公全集》四
猜你喜欢

偶书

老眼看书暗,桑榆景渐催。

文章身后贵,怀抱酒边开。

灯火梦犹在,功名心已灰。

客来休问字,且覆掌中杯。

(0)

秋晚山行

铿然短策声,无事觉身轻。

落叶山行软,流泉涧饮清。

蟹痕沙露湿,雁影夕阳明。

归路逢林叟,班荆歃隐盟。

(0)

奉谢月山太守

太守相过庆诞辰,贵能下贱见公心。

行厨鼎列双鱼美,众客咸瞻五马临。

曲唱骆驼誇白雪,杯传鹦鹉拥青衿。

宠颁束帛尤增感,恩与沧溟一样深。

(0)

白莲

泰华峰头种,移根植野塘。

一池秋夜月,万柄晓天霜。

西帝罗青盖,真妃逞素狂。

鹭飞无认处,点点水云乡。

(0)

睡起

满阶竹影扫斜阳,一枕秋风桂子香。

梦里不知身是客,觉来依旧在他乡。

(0)

新昌大石佛

倚天岩石费雕镌,佛相分明在眼前。

莫与嘉州争大小,法身充满本无边。

(0)
诗词分类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诗人
脱脱 李寿卿 汪元亨 高文秀 不忽木 睢景臣 陈敷 胡奎 卢龙云 曹家达 彭汝砺 释德洪 邵宝 释函是 吴与弼 陆深 释函可 黎民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