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此诗《题瀛洲学士图(其一)》由明代诗人倪岳所作,通过对一幅“瀛洲学士图”的描绘与赞叹,展现了诗人对艺术与现实、理想与现实之间微妙关系的深刻思考。
首句“等閒图画亦堪传”,意为寻常的画作也足以流传后世,强调了艺术作品的普遍价值和影响力,不因创作者身份或作品来源而有所偏颇。这句诗体现了诗人对艺术的尊重和对美的追求,认为即便是看似平凡的创作,也能触动人心,留下深刻的印记。
次句“身在瀛洲不是仙”,运用了典故,瀛洲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仙山,此处借以比喻理想的境界或超凡脱俗的生活状态。然而,诗人却说即使身处这样的仙境,也不过是凡人,并非真正的神仙。这句诗表达了对现实与理想之间差距的感慨,以及对人间生活的肯定态度。
后两句“谁道当年阎立本,报功只解写凌烟”,引用唐代著名画家阎立本的故事,传说他为功臣画像于凌烟阁,以表彰他们的功绩。诗人在此提出疑问,是否只有阎立本才能做到这一点?这不仅是对历史人物能力的质疑,也是对艺术创作目的和价值的反思。诗人似乎在探讨,艺术是否仅仅是为了记录和表彰功绩,还是有更深层次的意义和价值。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一幅虚构的“瀛洲学士图”作为载体,探讨了艺术与现实、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艺术作品在传达情感、反映社会、塑造观念等方面的作用。倪岳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对艺术的独到见解和对人性的深刻洞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满庭芳·鹏海风波
鹏海风波,鹤巢云水,梦残身寄尘寰。
老来穷健,无闷也无欢。
随分饥餐困睡,浑忘了、秋热春寒。
清平世,闲人自在,乘兴访溪山。
渔竿。
要老伴,浮江载酒,舣棹观澜。
倩轻鸥假道,白鹭随轩。
直到垂虹亭上,惊怪我、却做仙官。
中秋月,披襟四顾,不似在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