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和 总 幕 刘 景 文 题 杜 立 斋 遗 翰 诗 韵 宋 /李 曾 伯 一 老 风 流 两 社 间 ,至 今 膏 馥 尚 留 残 。典 刑 已 矣 墨 犹 润 ,生 死 以 之 盟 未 寒 。淮 海 属 心 知 士 苦 ,山 林 投 分 只 儒 酸 。灯 前 掩 袂 空 三 叹 ,盍 与 传 诸 琬 琰 看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典刑(diǎn xíng)的意思:指法律规定的刑罚。
风流(fēng liú)的意思:指人的品貌、言谈举止等方面优雅、有魅力。
膏馥(gāo fù)的意思:形容香气浓郁,芬芳馥郁。
淮海(huái hǎi)的意思:淮海是指淮河和长江之间的地区,也可以引申为广阔的平原或辽阔的海洋。
两社(liǎng shè)的意思:指两个社团或团体互相勾结、合作,通力合作。
儒酸(rú suān)的意思:形容儒家学派的人对其他学派或观点持批评、讽刺的态度。
三叹(sān tàn)的意思:形容事物或境况非常可叹,令人感叹不已。
山林(shān lín)的意思:指山和林木,表示山林之间的景色或山林中的生态环境。
属心(shǔ xīn)的意思:指心意相投,彼此投合。
投分(tóu fèn)的意思:指在赌博或竞技中投入赌注或注资。
琬琰(wǎn yǎn)的意思:形容珍贵的宝玉或美玉。
心知(xīn zhī)的意思:指内心深处明白、体会到的事情或道理。
掩袂(yǎn mèi)的意思:掩饰、隐瞒真相。
已矣(yǐ yǐ)的意思:已经结束或已经完了
一老(yī lǎo)的意思:指一个人年纪很大,年老体弱。
知士(zhī shì)的意思:指有才智、有见识的人。
至今(zhì jīn)的意思:指某一事物从过去一直延续到现在,表示时间跨度长久。
-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诗人李曾伯所作,名为《和总幕刘景文题杜立斋遗翰诗韵》。诗中流露出作者对古人风流才学的追念与赞美之情。
“一老风流两社间,至今膏馥尚留残。”这两句描绘了古代贤士在朝廷中的崇高地位,以及他们的学问和德行即使过了很久依然被人们所铭记。这里的“社”指的是朝廷中的重要部门或是文人聚集的地方,表明这些贤士的影响力遍及各个方面。
“典刑已矣墨犹润,生死以之盟未寒。”这两句则是写作者对于古代文化传承和学术追求的一种敬仰。这里的“典刑”指的是古代的法律制度,“墨”代表了书写和文化积累,表明这些文化遗产至今仍然有其重要性。而“生死以之盟未寒”则是说,即便是在生与死之间,这份对知识的追求也从未间断。
“淮海属心知士苦,山林投分只儒酸。”这两句中,“淮海”可能指的是特定的地域或是广阔的江河,象征着作者的心胸开阔,能够理解和同情那些在困境中的读书人。而“山林投分只儒酸”则表达了诗人对于隐居学术生活的向往,这里的“儒酸”指的是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清高脱俗的生活态度。
最后两句,“灯前掩袂空三叹,盍与传诸琬琰看。”则是诗人在夜深人静之际,对着古人的遗留文字,不禁感慨万千,发出叹息。这里的“掩袂”是一种书卷边缘的装饰,“三叹”表达了对古人的无限敬仰。而“盍与传诸琬琰看”则是希望将这份敬意和知识的追求传承下去,让后人也能品味其中的深远意义。
整首诗充满了对于过去文化遗产的怀念,以及对书籍、学问和古人德行的崇高敬意。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赠高老
野寺何所有,梅花如玉盆。
客愁浩如许,我声已载吞。
大士坐丈室,燠若阳谷温。
从来第一义,入耳简不烦。
不谓兵火馀,见此祇树园。
仰沐方外契,蔼然风味存。
我诗如废井,已涸宁有源。
又如既老马,力尽不复奔。
空馀浩然气,踵见常焞焞。
熊经非我事,讵以胎息论。
蒙庄岂达者,区区说鹏鲲。
何如柳下惠,坐令薄夫敦。
殊方对节物,凄断游子魂。
山晚云欲雪,阴风树雅翻。
不见柴桑翁,此意无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