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以“题画竹为董文中赋”为题,由元代诗人吉雅谟丁所作。诗中描绘了雨后竹林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宁静。
首句“雨过蛟龙起”,生动地描绘了雨后竹林中的景象,仿佛雨后的竹林中,蛟龙从水中升起,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这不仅形象地表现了雨后竹林的清新与生机,也暗喻了自然界的生命力和变化之美。
次句“风生翡翠寒”,则进一步描绘了雨后微风吹拂竹林的情景。翡翠在这里既指竹叶的颜色,也象征着竹子的坚韧与高洁。微风拂过,竹叶轻轻摇曳,给人以清凉之感,同时也暗示了竹子在风雨之后依然挺拔坚韧的精神。
后两句“但存清白在,日日是平安”,则是对竹子品格的高度赞扬。这里的“清白”不仅指竹子本身的颜色,更象征着竹子的高洁品质和正直不阿的品格。诗人以此表达了自己的理想追求——无论外界环境如何变化,都应保持内心的纯净与正直,过着平安而有意义的生活。
整首诗通过对雨后竹林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以及对高尚人格的赞美。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隐喻,使读者在欣赏自然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深邃的思想和情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何同叔赴湖南漕
畴昔登贤书,夫子持文衡。
每见辄忽别,问端不能更。
一从齿周行,后先佐司成。
未几奉辟书,复接台中评。
词色陶春和,风味浥秋清。
人生事好乖,岁晚意始倾。
云何千里去,一节湘中行。
留行我无说,脱去公方荣。
人言转输重,我视锱铢轻。
望之拾遗愿,公岂少此情。
向来否泰疏,上亦知忠诚。
公身有内外,公意无亏盈。
雁来书可慰,细数新丰程。
挽无为军王守
再分符竹向淮濆,只得除书下帝阍。
不见使车随邸吏,忽传鸣马蹙都门。
丰碑未尽平生恨,哀些谁招天末魂。
木落山空风猎猎,不堪俛首奠黄昏。
闻毁
忆初向关中,触热事西走。
淋漓汗征衣,早夜犯星斗。
欢然赴所知,辛苦复何有。
主人喜宾至,相见劳杯酒。
誓将效毫发,聊以塞所厚。
遇事因辄言,何尝计从否。
平生性坦率,间或忤交友。
是非长安城,侧身避谗口。
彼奸乘其前,吾虑亦已后。
二叔诬周公,三人惑曾母。
青蝇乱黑白,视洁以为垢。
圣贤且不免,予免焉能苟。
浩歌动归欤,至此信不偶。
春风忆东南,岩花映溪柳。
南山有屋庐,酿熟唤邻叟。
何时理扁舟,旧物入吾手。
回头谢狺狺,投北汝谁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