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木兰花令·其二睡起感事》
《木兰花令·其二睡起感事》全文
明 / 夏言   形式: 词  词牌: 玉楼春

闭门那管风和雨无奈黄鹂碧树

一场春梦竟难明,千里家山何处

怀抱无端谁可语。闲拈世事从头数。

愁如急浪滚将来,身似弱云飞不去。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碧树(bì shù)的意思:指翠绿的树木,形容景色美丽、生机勃勃。

春梦(chūn mèng)的意思:形容美好而短暂的梦想或幻想

从头(cóng tóu)的意思:从开始到结束,从头至尾。

和雨(hé yǔ)的意思:指和睦相处,和谐相伴的境地。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怀抱(huái bào)的意思:怀抱指抱在怀里,比喻对人或事物的关怀、照料。

黄鹂(huáng lí)的意思:形容人的口才好,能言善辩。

家山(jiā shān)的意思:家乡的山

将来(jiāng lái)的意思:指的是未来的时间或事物。

千里(qiān lǐ)的意思:指很远的距离。

世事(shì shì)的意思:指世间的事情、事物。

无奈(wú nài)的意思:表示无法改变或无可奈何的心情或境地。

无端(wú duān)的意思:没有理由、没有根据、毫无道理

一场(yī chǎng)的意思:一次事情或事件

云飞(yún fēi)的意思:形容速度非常快,如同云飞一般。

一场春梦(yī chǎng chūn mèng)的意思:指短暂而虚幻的美好梦想或幻想。

鉴赏

这首明代夏言的《木兰花令·其二》描绘了作者在醒来后的心境。"闭门那管风和雨",诗人选择闭门独处,对外界风雨无动于衷,反映出他内心的宁静或孤寂。然而,黄鹂的啼声穿透碧绿的树叶,打破了这份静谧,"无奈黄鹂啼碧树",暗示着诗人无法回避外界的情感触动。

"一场春梦竟难明,千里家山更何处",梦境与现实形成对比,春梦虽美却难以捉摸,而远方的家乡更是遥不可及,流露出诗人对家乡的深深思念和迷茫。

"怀抱无端谁可语",诗人感到内心的情感无处倾诉,孤独和愁绪无人能懂,揭示了他内心的苦闷。接下来,"闲拈世事从头数",诗人试图通过细数世事来排遣愁绪,但"愁如急浪滚将来",愁绪反而像汹涌的波涛般不断涌上心头。

最后,"身似弱云飞不去",诗人以形象的比喻表达自己如同无力飞翔的弱云,既表达了对自由的渴望,又寓含了对现实困境的无奈。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深沉,展现了作者在醒来的瞬间面对生活琐事和思乡之情的复杂心境。

作者介绍
夏言

夏言
朝代:明   字:公谨   籍贯:江西贵溪   生辰:1482—1548

夏言(1482—1548),字公谨,汉族,江西贵溪人。明正德进士。初任兵科给事中,以正直敢言自负。世宗继位,疏陈武宗朝弊政,受帝赏识。裁汰亲军及京师卫队冗员三千二百人,出按皇族庄田,悉夺还民产。豪迈强直,纵横辩博,受宠升至礼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入参机务,不久又擢为首辅。嘉靖二十七年议收复河套事,被至弃市死。其诗文宏整,又以词曲擅名。有《桂洲集》。 
猜你喜欢

杨花曲

上都杨柳瘦且坚,叶叶不展圆如钱。

年年飞花作端午,远客乍见心茫然。

上都飘雪不知数,此花与雪相旋舞。

黄鹂声绝孤雁鸣,万骑千车互来去。

手攀短条心欲绝,宛转成毬恨初结。

寒风飞蓬卷车轮,点点相亚随明灭。

南邻荡子衣夜单,晓望出日如黄绵。

辛勤掇拾不敢弃,愿刮龟毛同作毡。

(0)

咏怀·其三十九

贵贱在天命,穷达自有时。

婉娈佞邪子,随利来相欺。

孤思损惠施,但为谗夫蚩。

鹡〔鸰〕鸣云中,载飞靡所期。

焉知倾侧士,一旦不可持。

(0)

湖州道中

百里溪流见底清,苕花蘋叶雨新晴。

南浔贾客舟中市,西塞人家水上耕。

岸转青山红树近,湖摇碧浪白鸥明。

棹歌谁唱弯弯月,仿佛吴侬《子夜》声。

(0)

伊川独游

绿树绕伊川,人行乱石间。

寒云依晚日,白鸟向青山。

路转香林出,僧归野渡闲。

岩阿谁可访,兴尽复空还。

(0)

晚春行田南原

西畴前日尘作雾,南村今日波生路。

云子从来疏广文,冲雨学稼当辞勤。

农言秧好殊胜麦,其如绿针未堪吃。

吾生十指不拈泥,毛锥便得傲蓑衣。

只愿边头长无事,把耒耕云且吾志。

不愁官马送还官,借牛骑归不用鞍。

(0)

庐山桑落洲

莫问桑田事,但看桑落洲。

数家新住处,昔日大江流。

古岸崩欲尽,平沙长未休。

想应百年后,人世更悠悠。

(0)
诗词分类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诗人
孔融 文益 李存勖 程晋芳 赵惇 江天一 应玚 杨士琦 司马槱 孟云卿 邓牧 叶清臣 廉希宪 杜仁杰 张子容 张佳胤 惠士奇 姚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