橹声随棹曲,浊水间明川。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沧海(cāng hǎi)的意思:比喻时间的变迁和世事的更迭。
长天(cháng tiān)的意思:长时间,漫长的一天
灯火(dēng huǒ)的意思:指夜晚的灯光,也用来比喻人们的生活、劳动和希望。
孤帆(gū fān)的意思:指独自行动或独自承担风险。
酒垆(jiǔ lú)的意思:酒桌边的垆,指酒席上的宾主之间的亲密关系。
橹声(lǔ shēng)的意思:橹声指的是划船时橹桨拍打水面发出的声音,比喻行动或言语声势浩大,引起轰动。
落日(luò rì)的意思:指太阳落山,天色暗下来,也用来比喻人或事物的衰落、结束。
杳然(yǎo rán)的意思:形容事物消失无踪、不可寻觅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渡过淮河时所见的壮丽景色和内心的感受。首句“落日渡淮口”,以落日作为背景,营造出一种时间流逝、旅程结束的氛围。接着,“孤帆挂杳然”一句,通过“孤帆”的形象,展现了诗人独自一人在辽阔水面航行的情景,同时也暗示了旅途的孤独与寂寞。
“舟前即沧海,树外但长天。”这两句进一步扩展了视野,将读者的想象带入到更广阔的天地之中。大海与天空的对比,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美,也隐含了诗人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向往。
“橹声随棹曲,浊水间明川。”这里通过声音与景象的结合,生动地描绘了航行过程中的动态画面。橹声与水流的节奏相呼应,明暗交错的水域则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使整个场景更加生动立体。
最后,“渐看灯火近,夜泊酒垆边。”随着灯火的逐渐显现,诗人找到了停泊的地方。这一转变从旅途的孤独与探索,过渡到了生活的温馨与满足,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细节的细腻观察和情感的丰富变化。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渡淮时的内心世界与外界景色的融合,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也有对旅途孤独的感慨,以及对生活温暖的期待,情感丰富,意境深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