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臭珠》由清代诗人陈埙伯所作,通过对比“臭”与“珠”的不同命运,表达了对人生际遇不公的感慨。
首句“臭逐不妨来海上”,以“臭”字开篇,形象地描绘了某种物质(可能是气味难闻的物品)随风飘荡,最终落脚于海上的景象。这里的“臭”字不仅指气味,也暗喻了某种不受欢迎或遭遇贬抑的命运。然而,诗人并未因此而哀叹,反而以一种豁达的态度接受了这一结果,“不妨来海上”四字,透露出诗人面对逆境时的坚韧与乐观。
次句“珠还何日返天南”,则将视角转向了另一种珍贵之物——珍珠。珍珠在古代被视为稀世珍宝,象征着财富与尊贵。然而,与首句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珍珠虽珍贵却难以返回其原本所属的南方之地。这里,“珠还”二字既是对珍珠回归原产地的渴望,也是对自身命运归宿的期盼。诗人通过“何日”一词,表达了对未知未来的期待与追问,同时也流露出了一丝无奈与失落。
整首诗通过“臭珠”这一意象的对比,展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命运轨迹。一方面,看似低贱的“臭”却能自由地随风飘荡,不受地域限制;另一方面,高贵的“珠”却难以回到其应有的位置。这种对比引发了读者对于人生际遇、命运安排以及个人价值的深刻思考。诗中蕴含的哲理,让人在欣赏其艺术魅力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探索与反思。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早发建宁至兴田驿
鸡鸣戒晨装,上马见初日。
露泫叶尚俯,雾重山未出。
客途得霁景,缓步非纵佚。
矧兹岁有秋,高下俱颖栗。
牛羊散原野,鹅鸭满阡陌。
怀抱既夷旷,神情自清谧。
寒花蔓篱落,候虫响曚密。
霞标青枫林,雪绽乌桕实。
幽览虽云遽,佳趣领巳悉。
我行固无期,况乃尘事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