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二戒预外事》
《二戒预外事》全文
明 / 唐伯元   形式: 四言诗

仁者爱己,义者正己。枉己直人,所济有几。

匹夫之行,可化乡人。既明且哲,以保其身。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匹夫(pǐ fū)的意思:指普通百姓,也可指普通人。

仁者(rén zhě)的意思:指具有仁爱之心、善良品德的人。

乡人(xiāng rén)的意思:指与自己在同一乡村、出生地的人,也可指与自己有相同背景、共同经历的人。

正己(zhèng jǐ)的意思:

端正自己的思想、言行。《礼记·中庸》:“正己而不求於人,则无怨。” 唐 李翱 《答侯高第二书》:“君子正己而须之尔,虽圣人不能取其容焉。” 明 张居正 《与蓟辽督抚书》:“夫省文以期实效,坦怀以合暌贰,正己以振威稜,乃渠今日最切务也。”

直人(zhí rén)的意思:正直的人,指品德高尚、诚实守信的人。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唐伯元所作的《二戒预外事》。诗中通过“仁者爱己,义者正己。枉己直人,所济有几。”这四句,阐述了仁义之道的核心在于自省与自我约束。仁者首先爱自己,然后才能去爱人;义者则要正直自身,方能公正待人。如果为了他人的利益而牺牲自己的原则,这样的行为究竟能带来多少实际的好处呢?这四句诗强调了个人道德修养的重要性。

接着,“匹夫之行,可化乡人。”这句话指出,即使是普通人的一言一行,也能够影响和改变周围的人。这里的“匹夫”并非贬义,而是泛指普通百姓。一个普通人的良好行为可以成为乡邻学习的榜样,从而带动整个社区风气的改善。

最后,“既明且哲,以保其身。”这句话表达了智慧与明理对于保护自身安全与利益的重要性。只有具备了足够的智慧和对事物深刻的理解,才能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做出正确的判断,从而保护自己不受伤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传达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思想精髓,强调了个人道德修养、社会影响力以及智慧保护自身的重要性。

作者介绍

唐伯元
朝代:明

(1540—1598)明广东澄海人,字仁卿。万历二年进士。历知万年、泰和二县,有惠政。官至南京吏部文选司郎中,佐尚书孙丕扬澄清吏治,苞苴不及其门。受业于永丰吕怀,深疾王守仁新说,上疏反对守仁从祀文庙。有《二程年谱》等。
猜你喜欢

送李掾还吉水

霜草马蹄寒,晨趋别上官。

吏推文牍简,民忆会期宽。

水浅鱼梁出,沙晴雁碛乾。

青云冠盖盛,似尔惜才难。

(0)

题萧伯高西冈读书处在唐杜审言故居之右

萧子读书处,昔年曾一过。

郭外西原好,门前修竹多。

雪深犹独卧,日晏亦高歌。

况近参军宅,清明奈尔何。

(0)

奉和梅南刘府推题萧氏隐居

野雉晴初雊,溪鱼冻可叉。

山中好风物,洞口是仙家。

竹径空流水,茆堂侣浣花。

他年记行役,林下见兵衙。

(0)

送友人还赣

南国犹防寇,春城尚鼓鼙。

乱山愁落日,积水畏横霓。

失木猿呼子,巢林燕择栖。

送君增感慨,花发赣江西。

(0)

和子与王先生夏日途中望武山二首·其一

日高南涧午,云度北岩阴。

坐石依行树,听泉醒渴心。

遥望西华观,微闻钟磬音。

烟霞石磴晚,谁与共清吟。

(0)

题江村秋兴图为萧性存赋

我昔棹船过横月,醉唱吴歌夜中发。

鹅公岭头月东出,百尺清潭写毛发。

买鱼溪口烧荻烟,回首旧游今惘然。

萧君此图自新制,风物何得犹当年。

两松童童立江浒,松下人家好楼宇。

雁沈极浦秋水阔,僧入游峰晚钟度。

伊谁闭户事书史,白发满头心未已。

岂知扬雄老执戟,万言不如一杯水。

幅巾美髯行者谁,潇洒似有岩壑姿。

便思携酒共佐酌,更约入山寻紫芝。

(0)
诗词分类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诗人
钱起 丘处机 方干 李廌 赵鼎 杨基 杨弘道 曹丕 范景文 夏言 郑谷 汪藻 朱淑真 严遂成 虞集 龚诩 吴文英 卢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