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登大茅峰》
《登大茅峰》全文
清 / 司马龙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颇似孙登啸清吟动远松。

石形盘卧虎山势游龙

暗林皆雨,泉鸣涧有钟。

具区万顷一望写心胸。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暗林(àn lín)的意思:指黑暗的森林,比喻处处隐藏着危险和陷阱的地方。

登啸(dēng xiào)的意思:指高山峻岭上的猛禽,比喻志向高远,意气风发,奋发向上。

具区(jù qū)的意思:指人或事物的形象或特点非常明显或突出。

清吟(qīng yín)的意思:指清雅地吟咏诗词或唱歌。

山势(shān shì)的意思:指山的形势或势力。也用来形容某种形势或势力的强大和威势。

万顷(wàn qǐng)的意思:指面积广阔,辽阔无垠。

卧虎(wò hǔ)的意思:指隐藏在背后、不动声色的人才或潜伏的危险。

写心(xiě xīn)的意思:真诚地表达内心的感受

心胸(xīn xiōng)的意思:指一个人的胸怀、心境和气度。

一望(yī wàng)的意思:远远望去,一眼可以看到的景象。

游龙(yóu lóng)的意思:形容人或物在空中飞翔、自由自在地行动。

孙登啸(sūn dēng xiào)的意思:形容人的才华出众,声名远扬。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大茅峰的壮丽景色与诗人登高远眺时的心境。首句“颇似孙登啸”,以古代隐士孙登的长啸起笔,营造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氛围,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接着,“清吟动远松”一句,通过诗人的吟诵声与远处松树的响应,进一步渲染了这种静谧而深远的意境。

“石形盘卧虎,山势纵游龙”两句,运用生动的比喻,将岩石的姿态比作盘卧的猛虎,山势则如同游动的巨龙,形象地展现了山峰的雄伟与动态之美,同时也蕴含着力量与生机。

“谷暗林皆雨,泉鸣涧有钟”描绘了山谷中雨雾缭绕、树木葱郁的景象,以及山涧中泉水潺潺、仿佛钟声回荡的场景,细腻地捕捉了自然界的音韵与和谐。

最后,“具区三万顷,一望写心胸”表达了诗人站在大茅峰之巅,放眼望去,广阔的湖面(具区,即太湖)尽收眼底,心中涌起的不仅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叹,更是对内心世界的深刻反思与抒发。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深切感悟和对自我心灵的探索,体现了清雅脱俗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人生哲思。

作者介绍

司马龙藻
朝代:清

猜你喜欢

望瀛台未至寄题其壁

御园宜夏日,亟图趁爽还。

液岸度肩舆,过置咫尺间。

著句题其壁,亦如亲历旃。

试看昔亲历,所题奚殊焉。

瀛台信瀛台,木石皆神仙。

笑似掔腕人,可望不可攀。

(0)

春晴过江氏园三章·其二

虚堂宜空谷,何以多好兰?

交叶良葳蕤,结花况复繁。

众嫭环屏风,梳栉无同鬟。

随其向背陈,不厌周匝看。

四壁澹摇绿,当槛疑有山。

微风过吾袂,空响生琅玕。

悄然顾横席,琴弦润方安。

惜无中散嵇,取我胸怀弹。

(0)

当古谣十三章·其十二

绣出鸳鸯衵,兜胸替君煖。

不谅辛苦心,只嫌带头短。

(0)

蓟门四章·其三

高堂方坐筵,门外已月落。

冥隅外见闻,乃平悲与乐。

谁家盛歌舞,华灯灿绣幕。

明日过其地,花尽雨昏漠。

佩钩感青朽,怡然引孤酌。

一醉爽心神,逍遥太虚鹤。

(0)

同叶上舍元址读书观海卫回龙庵两月揽景兴怀托以歌咏无伦次也共得二十六章·其十九

云姿弄天表,海气为一清。

目因细书倦,养以山光晴。

山如素心友,但向吾几横。

况有友如山,对睐常青青。

至澹不习媚,至乐无匿情。

萧然一室中,两榻同一檠。

(0)

晓晴启跸

龙公悔祸殢雨收,相风西北来飕䬟。

倦云片片去如流,潦水尽而分路邮。

跋涉以已先众俦,习劳小试防惰偷。

文恬武嬉非善谋,更堪慰者农功诹。

野水就下道为沟,实不害稼历览周。

喜出望外人知不,穑事最要次乃蒐。

(0)
诗词分类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诗人
陈康伯 裴休 秦湛 凌濛初 薛综 黄损 李晔 鲍楠 孙不二 宋子侯 乐婉 法照 高允 涂瑞 张齐贤 髡残 王镕 金人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