蛩响砌尤静,云疏月尚微。
《秋夕怀赵师秀》全文
- 拼音版原文全文
秋 夕 怀 赵 师 秀 宋 /徐 玑 冷 落 生 愁 思 ,衰 怀 得 句 稀 。如 何 秋 夜 雨 ,不 念 故 人 归 。蛩 响 砌 尤 静 ,云 疏 月 尚 微 。惟 怜 篱 下 菊 ,渐 渐 可 相 依 。
- 注释
- 冷落:孤独寂寞。
衰怀:衰老的心情。
得句稀:创作诗句少。
如何:怎能。
故人:老朋友。
蛩响:蟋蟀鸣叫。
尤静:格外安静。
云疏:云彩稀疏。
篱下菊:篱笆边的菊花。
相依:相互依靠。
- 翻译
- 孤寂中滋生了忧愁思绪,衰老的心境创作的诗句稀少。
在秋夜的雨声中,怎能不想念远方的友人回归。
蟋蟀的鸣叫在寂静的台阶上回荡,云彩稀疏,月光朦胧。
只有篱笆下的菊花,逐渐成为我唯一的依靠。
- 鉴赏
这首宋诗《秋夕怀赵师秀》是徐玑所作,表达了诗人秋夜独处时的孤寂与对友人的思念之情。首句“冷落生愁思”直接揭示了诗人内心的落寞,因环境的寂静和凄清而引发深深的愁绪。接着,“衰怀得句稀”暗示了诗人年事已高,灵感不再如年轻时丰富,只有在这样的愁绪中才能偶尔觅得诗句。
“如何秋夜雨,不念故人归”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赵师秀的思念,秋雨之夜更增添了离别的感伤,诗人责问自己为何在这样的时刻不更加想念友人的归来。接下来,“蛩响砌尤静,云疏月尚微”通过描绘夜晚的细节——蟋蟀的鸣叫尤为清晰,天空中的云彩稀疏,月亮微弱,营造出一种寂静而凄凉的氛围。
最后两句“惟怜篱下菊,渐渐可相依”以菊花自比,寓言诗人虽然孤独,但仍有坚韧的品格,期待着与友人重逢的那一天,就像篱下的菊花一样,虽独自开放,但仍能相互扶持,给人以安慰。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情景交融,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和对友情的深深眷恋。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