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肯(bù kěn)的意思:不愿意,不肯接受或执行某种要求或建议。
定时(dìng shí)的意思:按照规定的时间进行,有条不紊地进行。
法窟(fǎ kū)的意思:法窟意指佛教的寺庙,引申为安全的地方或藏身之处。
风雨(fēng yǔ)的意思:风雨是一个形容词词组,用来形容困难、艰险的境遇或艰苦的环境。
寒风(hán fēng)的意思:形容寒冷刺骨的风。
寂寥(jì liáo)的意思:寂寥指的是孤独、冷清、寂寞无人的状态。
声诗(shēng shī)的意思:指声音如诗,形容音乐、歌唱等声音悦耳动听,有诗意。
石骨(shí gǔ)的意思:指人或事物坚强不屈、不易动摇的品质或本质。
无声(wú shēng)的意思:没有声音或没有发出声音。
雨石(yǔ shí)的意思:形容雨水打在石头上,发出清脆的声音。比喻有才华的人受到赞赏和鼓励。
无声诗(wú shēng shī)的意思:指用静默的方式表达出的美妙情感或思想。
- 翻译
- 松树在寒冷风雨中显得枝干瘦削,法窟寂静,僧人按时修行。
李侯有一句诗却不愿说出,只用淡墨轻轻描绘,写出无声的诗篇。
- 注释
- 松:指松树。
寒:寒冷。
风雨:风雨交加。
石骨瘦:形容石头般的坚硬和枝干的瘦削。
法窟:佛教修行者的居所,这里指寺庙。
寂寥:寂静空旷。
僧定:僧人静心修炼。
李侯:对李姓朋友的尊称。
不肯吐:不愿意轻易表达。
淡墨:淡色的墨水。
无声诗:指没有声音但富有深意的诗。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次韵子瞻子由题憩寂图二首(其一)》中的一联。黄庭坚以松、风、雨、石和僧人的生活为意象,描绘了一幅清冷而宁静的画面。"松寒风雨石骨瘦",形象地刻画了松树在风雨中挺立,枝干如石般坚硬而瘦削,显示出坚韧不屈的生命力。"法窟寂寥僧定时"则描绘了寺庙的寂静,僧人正在专心打坐,时间仿佛静止,营造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禅意氛围。
"李侯有句不肯吐"暗指好友李之仪(子瞻)可能有深藏不露的佳句,但并未直接表达出来。"淡墨写出无声诗"则以淡雅的笔墨比喻李之仪的内敛风格,他的思想情感如同无声的诗篇,深沉而富有内涵。整联诗通过对比和隐喻,赞美了友人的才情和心境,同时也寓含了对友情的欣赏与理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