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8日(农历三月廿一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军行曲·其二》
《军行曲·其二》全文
明 / 屈大均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萧]韵

暗传军号嫖姚壮士衔刀惨不骄。

大炮一声灯火灭,偷营欲渡府江潮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灯火(dēng huǒ)的意思:指夜晚的灯光,也用来比喻人们的生活、劳动和希望。

江潮(jiāng cháo)的意思:指江水的潮汐,也比喻形势变化迅速、人事变动剧烈。

军号(jūn hào)的意思:指军队中发出的号令,也比喻有力的声音或号召。

嫖姚(piáo yáo)的意思:指男女私通、通奸。

偷营(tōu yíng)的意思:指暗中窥伺敌人军营,了解敌情,以便采取进一步行动。

营欲(yíng yù)的意思:指人们在追求名利、权势的过程中,过分追求个人私利,不顾道义和公正。

壮士(zhuàng shì)的意思:指勇敢、坚强、有胆识的人。

鉴赏

这首《军行曲(其二)》由明末清初诗人屈大均所作,描绘了战争中的紧张与激烈。诗中通过“暗传军号”、“壮士衔刀”、“大炮一声灯火灭”、“偷营欲渡府江潮”等画面,生动展现了战场上的残酷与英勇。

“暗传军号自嫖姚”,开篇即以“暗传”二字,营造出夜晚战场的神秘与紧张氛围,暗示着一场秘密行动即将展开。嫖姚,古代对将领的尊称,这里借指指挥官,形象地描绘出指挥官在夜色掩护下秘密部署的情景。

“壮士衔刀惨不骄”,接着刻画了士兵们的英勇与悲壮。他们手持利刃,神情凝重,即使面对死亡也不显露出丝毫的畏惧或骄傲,展现出战士们为国捐躯的崇高精神。

“大炮一声灯火灭”,这一句通过“大炮一声”和“灯火灭”两个意象,将战场的瞬间爆发力和破坏力展现得淋漓尽致。炮声震天,灯火熄灭,不仅渲染了战争的激烈场面,也暗示了战斗的残酷和无情。

“偷营欲渡府江潮”,最后两句描绘了敌军的偷袭行动。在夜色的掩护下,敌军试图越过府江潮,突袭我方营地。这一场景既体现了敌人的狡猾与勇猛,也预示了接下来战斗的激烈与复杂。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战争的残酷与英勇,以及士兵们为了国家和民族利益而勇于牺牲的精神。屈大均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沉的情感,将历史的厚重与人性的光辉交织在一起,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个烽火连天的时代,感受到了战争的震撼与悲壮。

作者介绍
屈大均

屈大均
朝代:明   字:翁山、介子   号:莱圃   籍贯:广东番禺   生辰:1630—1696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避祸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你喜欢

舟中

秋风起遥岸,归思夜来生。

今朝竹西水,尽作故乡声。

(0)

城南明氏庄纳凉适余手持摺叠扇为吴兰雪自书萋香轩雨集之作遂用其韵·其三

五十老翁醉露顶,白发满头媚花影。

此心忽落江湖艇,江湖艇子风萧萧,秋在蒹葭尖上招。

(0)

城南明氏庄纳凉适余手持摺叠扇为吴兰雪自书萋香轩雨集之作遂用其韵·其一

万事莫如游约急,晓露沾袍草香湿。

三分池馆七山林,下马径须花里人,花梢高挂青油笠。

(0)

庐江道中晚行

高城迢递暝烟收,庐阜周遭翠欲流。

孔雀南飞儿女恨,大江东去古今愁。

疏钟云度松阴晚,远牧风回槲叶秋。

何处月明村笛起,此行不为听吴讴。

(0)

听雨

残竹和烟冻未消,梦回池馆夜萧萧。

却疑身倚乌篷立,重过江南旧板桥。

(0)

制府朱石君尚书命赋罗浮蝴蝶歌

朱明窟宅多神仙,风雨匝踏相钩连。

丹鸡白犬尽轻举,羽衣化蝶何翩跹。

玉腰旖旎结束好,栩栩杰出神飘然。

人间挞末那足比,世外格韵殊娟娟。

文章炳蔚日五色,古泽不假丹与铅。

云峰岩前众香国,玉芝瑶草纷澄鲜。

山光晓浥鲍女馆,酒气夜暖麻姑田。

浮花浪蕊不挂眼,惯逐沆瀣凌飞烟。

餐幽猎秀愿亦足,况濯露点明珠圆。

碧桃树底芳信早,颇笑结习终难捐。

累累玉茧作春蛹,似涉绮梦非尘缘。

精心一缕自经纬,机缄默运真明蠲。

滕王拓本浪规仿,无逸诗笔矜流传。

胚胎无灵品粗俗,裁红晕碧空雕镌。

何如此得造化蕴,仙风逸艳通幽玄。

我欲唤起葛稚川,遨游八极穷天渊。

归来弭节傍华首,笑狎凤子听流泉。

(0)
诗词分类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胡令能 曹彪 王继鹏 王翙 崔枢 许宣平 黄式三 查道 蔡寅斗 范文程 刘裕 洪拟 司马懿 唐姬 顾可适 彭伉 安磐 王彦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