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疏寒食后,人远暮帆前。
- 拼音版原文全文
送 王 仲 容 之 上 海 明 /杨 基 薄 宦 依 东 海 ,孤 城 隔 戍 烟 。花 疏 寒 食 后 ,人 远 暮 帆 前 。深 巷 编 蒲 履 ,斜 岗 种 木 绵 。毋 烦 厌 荒 寂 ,微 禄 有 畬 田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编蒲(biān pú)的意思:用蒲草编织的箭袋,比喻做事操心周到。
薄宦(bó huàn)的意思:指官职低微,地位卑贱。
东海(dōng hǎi)的意思:指东方的大海,也泛指东方。
烦厌(fán yàn)的意思:对某事或某人感到厌烦、不耐烦。
孤城(gū chéng)的意思:指单独存在的城市或孤立无援的城市。
寒食(hán shí)的意思:指寒食节,也指寒食节期间的寒食禁火。
荒寂(huāng jì)的意思:荒凉而寂静,形容景象冷落、无人烟、寂寞无比。
木绵(mù mián)的意思:指木头和棉花,比喻言辞空洞,没有实质内容。
深巷(shēn xiàng)的意思:指偏僻、幽静的小巷子。
戍烟(shù yān)的意思:指边塞戍卫之地的烽烟,也比喻边塞戍卫的艰险和辛苦。
微禄(wēi lù)的意思:微薄的薪俸或报酬。
- 鉴赏
这首明代杨基的《送王仲容之上海》描绘了诗人送别友人王仲容时的情景。首句“薄宦依东海”,表达了诗人自己官职卑微却身处东海边的境况,暗含对友人的羡慕和自己的感慨。次句“孤城隔戍烟”,以孤城和戍烟的景象渲染出离别的氛围,暗示友人将要前往繁华的上海,而自己则留在偏远之地。
第三句“花疏寒食后”,点明时令为寒食节后,春花虽稀疏,但仍有生机,寓言友人此行虽路途遥远,但未来充满希望。第四句“人远暮帆前”进一步描绘了友人渐行渐远的场景,傍晚的帆影显得孤独而坚定。
第五、六句“深巷编蒲履,斜岗种木绵”,通过写友人在异乡生活的细节,如编织蒲草鞋和种植木棉,展现出友人朴素的生活态度和坚韧的精神风貌。最后两句“毋烦厌荒寂,微禄有畬田”,劝慰友人不必因环境荒僻而心生厌倦,因为即使微薄的俸禄也能让他拥有耕作的田地,寓意生活虽然简朴,但自给自足,内心安定。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友人的关怀,也有对友人未来的期许,语言质朴,意境深远,展现了送别诗常见的离愁与对友人的祝福交织的情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赠沈文伯
沈公顶踵皆诗书,如大国楚吞江湖。
平生琼瑰三万斛,化作木铁来侵肤。
霜台柏叶夜惊耳,大庾梅香春染裾。
世间万法等一观,宁知忧患非欢娱。
三贤堂上一杯酒,风流未减承明庐。
两星荧煌耀南海,化州老沈儋州苏。
知公久闲谈笑口,忍啄三尺不敢吁。
孟公故是大度士,岂受谫谫繁文拘。
一朝青天返白日,冰山转眼成空虚。
秋鹰下鞲马脱辔,逸气凛凛横天衢。
蛮烟不折壮士节,诗卷已作牛腰粗。
贝宫瑶胎贯月魄,仙掌露华沈玉壶。
酒酣妙语一咀嚼,舌根沆瀣如醍醐。
归来清梦渺江海,波涛一叶凌菰蒲。
十年故纸倦翻覆,见此喜气生眉须。
何当杖履奉君子,看公快扫青松腴。
《赠沈文伯》【宋·王质】沈公顶踵皆诗书,如大国楚吞江湖。平生琼瑰三万斛,化作木铁来侵肤。霜台柏叶夜惊耳,大庾梅香春染裾。世间万法等一观,宁知忧患非欢娱。三贤堂上一杯酒,风流未减承明庐。两星荧煌耀南海,化州老沈儋州苏。知公久闲谈笑口,忍啄三尺不敢吁。孟公故是大度士,岂受谫谫繁文拘。一朝青天返白日,冰山转眼成空虚。秋鹰下鞲马脱辔,逸气凛凛横天衢。蛮烟不折壮士节,诗卷已作牛腰粗。贝宫瑶胎贯月魄,仙掌露华沈玉壶。酒酣妙语一咀嚼,舌根沆瀣如醍醐。归来清梦渺江海,波涛一叶凌菰蒲。十年故纸倦翻覆,见此喜气生眉须。何当杖履奉君子,看公快扫青松腴。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78967c6ef946c408575.html
寄史伯强
一日抵三岁,子行踰十旬。
昔如宫应商,今若参与辰。
力挽殊未来,叹息寒江滨。
附书双鲤鱼,沧波正奫沦。
平生金石交,如子不数人。
饱更松桂秋,不羡桃李春。
向来相期处,可但髯绝伦。
一朝忽去眼,那能不酸辛。
悠悠世网中,双鬓各已新。
岂无耦耕约,奈此离别频。
富贵朝露耳,莫负头上巾。
归来建德国,与子同问津。
喜陈道人自泰州来作此诗留之
光风转芳树,子向毗陵去。
霜风振枯荄,子自海陵来。
悠悠万里江,一苇安可杭。
浮杯不作难,子亦石肺肠。
文章一小技,知我独子耳。
食贫强折腰,此复愧于子。
草草具一餐,芋火对懒残。
孤筇勿遽往,岁莫方冱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