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宿牧马山胜果寺》
《宿牧马山胜果寺》全文
宋 / 范成大   形式: 六言诗  押[庚]韵

佛灯已暗还吐,旅枕才安却惊。

月色看成晓色溪声听作松声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宿shānshèngguǒ
sòng / fànchéng

dēngànháizhěncáiānquèjīng

yuèkànchéngxiǎoshēngtīngzuòsōngshēng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佛灯(fó dēng)的意思:佛灯是指佛教寺庙中供奉的灯,也用来比喻智慧、启迪和教诲。

看成(kàn chéng)的意思:将某事物或某人看作另一种事物或另一个人。

旅枕(lǚ zhěn)的意思:旅途中的枕头,比喻外地居住。

松声(sōng shēng)的意思:指松树风吹时发出的声音,比喻文人雅士的吟咏声音。

溪声(xī shēng)的意思:溪流中传来的声音,比喻清脆悦耳的声音。

晓色(xiǎo sè)的意思:指黎明时分的天色,也用来形容非常早的时间。

月色(yuè sè)的意思:指夜晚的月亮的光辉和美丽景色。

注释
佛灯:指寺庙或佛塔上的灯火,象征着宁静与信仰。
暗:形容灯火微弱。
吐:此处指灯火时明时暗的闪烁。
旅枕:旅途中的枕头,暗示诗人正在旅行。
安:安稳,平静。
却:转折连词,表示出乎意料。
惊:受惊,被惊扰。
月色:夜晚的月光。
晓色:清晨的光线,这里指天快亮时的朦胧光线。
溪声:流水的声音。
松声:松树在风中摇曳发出的声音,常用来比喻清幽的自然环境。
翻译
佛塔上的灯火已经暗淡但仍闪烁着,
我刚刚安稳地躺下,却又被惊醒。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晚在牧马山胜果寺住宿时的体验。首句"佛灯已暗还吐",写的是夜深人静之时,寺庙里的佛灯虽然昏暗但仍闪烁着微光,给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感觉。次句"旅枕才安却惊",则表达了诗人刚刚躺下休息,却被某种声响或感觉惊醒的状态。

接下来两句"月色看成晓色,溪声听作松声",进一步展现了诗人的内心感受。月光朦胧,诗人将它误以为黎明的曙光,暗示了时间的推移和内心的期待。同时,溪水潺潺的声音,在寂静的夜晚听起来像是松林的低语,增添了山寺的清幽氛围。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感受,描绘了寺庙夜宿的独特情境,传达出一种超脱尘世、融入自然的心境,体现了宋代理学崇尚的宁静淡泊之风。

作者介绍
范成大

范成大
朝代:宋   字:致能   号:称石湖居士   籍贯:平江吴县(今江苏苏州)   生辰:1126-1193

范成大(1126年6月26日—1193年10月1日),字至能,一字幼元,早年自号此山居士,晚号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府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名臣、文学家、诗人。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范成大登进士第,累官礼部员外郎兼崇政殿说书。乾道三年(1167年),知处州。乾道六年(1170年)出使金国,不畏强暴,不辱使命,还朝后除中书舍人。乾道七年(1171年),出知静江府。
猜你喜欢

金陵秋夜与彭寅之汤子重步月

双阙深沉夜向阑,碧天露下葛衣单。

风吹急柝严城闭,月照行人古道寒。

往事悠悠歌凤去,青山靡靡识龙蟠。

壮怀万里同游在,满目风烟引剑看。

(0)

题沈侗斋修竹士女

开尽閒花草漫坡,青春零落奈愁何。

诗人自惜铅华冷,翻出天寒翠袖歌。

(0)

和答石田先生落花十首·其四

怅人无柰晓风何,逐水纷纷不恋柯。

春雨捲帘红粉瘦,夜凉踏影月明多。

章台旧事愁边路,金缕新声梦里歌。

过眼莫言皆物幻,别收功实在蜂窠。

(0)

咏怀三十四首·其三

昔有亢桑子,寄身畏垒居。

臣妾屏仁知,甘与朴累俱。

三年国大穰,岁计诚有馀。

闾井戴其润,谋欲俎豆予。

闻之怅不怿,奋起逃空虚。

丰施不食报,道化超黄虞。

季叶骛功利,画挈矜一隅。

(0)

鸷鸟四首·其一

鸷鸟化为鸠,形换性亦易。

有时遭故群,敛翰自远避。

(0)

临江仙

万绿平畦堆罢亚,门前看饮吴牛。

烟横雨直不曾休。水田凉处,人影澹于鸥。

泉韵泠泠高枕好,当时我记清游。

思量多半恨扁舟。五湖归梦,飞破稻香秋。

(0)
诗词分类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诗人
范致虚 王士祯 赵令畤 徐陵 李九龄 杨炎正 孙星衍 赵葵 潘尼 谢道韫 武则天 杭世骏 杨素 端方 陈尧佐 崔国辅 李治 黄巢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