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树皆遥揖,凡栖宁敢过。
自凭夏氏食,复使齐共饿。
百代(bǎi dài)的意思:百代意为许多代,形容时间的长久。
百尺(bǎi chǐ)的意思:形容人的才能或品德极其卓越。
不异(bù yì)的意思:没有差别,没有区别
吹簸(chuī bò)的意思:形容风吹动物毛发或树叶等轻微摆动。
翠华(cuì huá)的意思:指美丽的花朵或翠绿的草木。
独有(dú yǒu)的意思:指独特、只有一个,没有其他相同的。
干霄(gàn xiāo)的意思:指人的抱负或志向极高,追求的目标非常远大。
高山(gāo shān)的意思:高大的山峰,喻指高度、水平、境界等方面达到极点。
肩荷(jiān hé)的意思:肩负重担,承担责任。
枯荣(kū róng)的意思:指事物的枯萎和荣耀两种状态,比喻事物的兴衰、荣辱。
连群(lián qún)的意思:指人们团结一致,共同行动,形成一个紧密的集体。
岂不(qǐ bù)的意思:表示反问或加强语气,意为“难道不是吗?”、“难道不会吗?”等。
樵采(qiáo cǎi)的意思:指以勤劳努力的精神去工作,特指农民努力耕作或勤奋工作的意思。
清风(qīng fēng)的意思:指清新、舒适的风。比喻清新的气息或环境。
青青(qīng qīng)的意思:青色的、绿色的、年轻的。
是以(shì yǐ)的意思:因此;所以
霜雪(shuāng xuě)的意思:形容严寒冰冻的景象或寒冷的气候。
岁寒(suì hán)的意思:岁寒指的是寒冷的冬天。在冬季,寒冷的天气会给人们带来不便和困苦。
亭亭(tíng tíng)的意思:形容婀娜多姿、姿态优美的样子
为我(wèi wǒ)的意思:为了我
五大(wǔ dà)的意思:五个大的事物或者组织
夏氏(xià shì)的意思:指夏朝时期的人或事物。
相友(xiāng yǒu)的意思:指互相交往的朋友。
晓日(xiǎo rì)的意思:指黎明时分的太阳,比喻新的希望和未来的曙光。
幽人(yōu rén)的意思:指隐居在深山幽谷中的人,也可用来形容生活在孤独、寂静环境中的人。
于此(yú cǐ)的意思:指在此地,在这里。表示事物发生或存在的地点。
云卧(yún wò)的意思:云朵躺卧在地上,形容云彩低垂、密布的景象,也用来比喻事物的繁多或人口众多。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松树在四季变换中的坚韧与独特之美。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松不随季节变化而改变其本色的特性,即使在冬日的风吹拂下,依然挺立不倒,象征着坚韧不屈的精神。
“春松不异冬,每见东吹簸。” 春天的松树与冬天并无不同,无论外界如何变化,它都保持着自己的姿态,仿佛在每一次东风的吹拂下,更加坚定地站立。
“方知霜雪含,未许烟云卧。” 这句诗表达了松树在经历严寒霜雪之后,依然不被烟云遮掩,展现出其内在的坚韧与不屈。
“所志在干霄,独有高山佐。” 松树的目标是直指云霄,它并不孤单,因为有高山作为它的伴侣,共同支撑起这壮丽的景象。
“亭亭百尺姿,连群相友和。” 松树高耸入云,姿态优雅,与周围的树木和谐相处,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晓日翠华凝,夜月疏光破。” 无论是清晨的第一缕阳光,还是夜晚的月光,都为松树增添了几分神秘与美丽,使其在不同的时刻都显得格外动人。
“群树皆遥揖,凡栖宁敢过。” 其他树木都对松树表示敬意,不敢轻易靠近,体现了松树在自然界的崇高地位。
“自凭夏氏食,复使齐共饿。” 这句话可能是在比喻松树在不同的季节中,都能适应环境,无论是丰年还是歉收,都能保持自己的生命力。
“百代异枯荣,千人分吊贺。” 松树经历了无数个世代的更迭,无论是繁荣还是衰败,都能得到人们的尊敬与庆祝。
“岂不罹岁寒,于此明肩荷。” 即使在寒冷的岁月里,松树也承担起了自己的责任,证明了自己的价值。
“是以甘殊谷,羞言秦五大。” 这句话可能是在强调松树的品质超越了普通的谷物,甚至不屑于与某些历史上的伟大人物相提并论。
“为我留青青,幸无樵采剉。” 诗人希望松树能永远保持其青翠的颜色,不受砍伐的威胁。
“幽人既同兹,永令清风播。” 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愿意与松树一同成为自然的一部分,让清风永远传播其精神。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松的形象,不仅赞美了其自然之美,更寓意了坚韧、高洁的人格魅力,以及对自然与生命的深刻感悟。
郁郁窈窈城北方,祇园神界遥相望。
春晖澹荡诗思长,愁丝挽春百尺强。
薰人著处风花香,亦有相从天上郎。
森然玉树临青阳,蒹葭无乃倚苍苍。
且置是事敷僧床,剧谈一坐故难忘。
却来倚杖北天王,壁间诗翁五字章。
句法端在人则亡,人生遇值不合常。
反路日入下牛羊,愿君连骑未渠央。
金谷草离离,绿珠魂已蛰。
石崇虽富贵,一散不可集。
丝亦不须悲,岐亦不须泣。
竹林诸逸士,以醉名自立。
匏弦且为乐,惜此光景急。
土人劝我勤,朱紫当早拾。
革性以从容,矫揉未易入。
木散姑自全,宁求斧斤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