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卜岁(bǔ suì)的意思:卜:占卜,预测;岁:年岁。意指通过占卜预测来预测未来的命运或者年岁的变化。
残腊(cán là)的意思:指在岁末年初,冬天将尽、春天将至之际,残存的冬季寒冷。
层霄(céng xiāo)的意思:形容层次高,气势磅礴。
绛节(jiàng jié)的意思:保守秘密或守身如玉的品质
九天(jiǔ tiān)的意思:形容程度极高,超出一般范围的事物或人。
穷阴(qióng yīn)的意思:指日光无法照射到的阴暗处,比喻困境、困苦、贫穷。
淑景(shū jǐng)的意思:美好的景色
五云(wǔ yún)的意思:指天空中的云彩,比喻事物的变化多端、不可捉摸。
一气(yī qì)的意思:连续不断地做某事,一口气完成某项工作。
银幡(yín fān)的意思:指白色的旗帜,也用来形容白色的云彩或水中的泡沫。
玉烛(yù zhú)的意思:形容人的美貌或事物的珍贵。
正觉(zhèng jué)的意思:指正直、清醒的觉悟和认识。
- 鉴赏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丁鹤年创作的《元旦寄朝真宫诸道侣》,描绘了冬去春来之际,人们在新年之际感受到的生机与喜悦。首句“穷阴残腊喜全消”形象地写出寒冬将尽,腊月结束,人们心中的阴霾和疲惫都消散殆尽。次句“淑景新正觉倍饶”则强调新春的到来,阳光明媚,景色宜人,给人以加倍的活力。
诗人运用“一气挽春回厚轴”描绘春天的气息如一股强大的力量,重新唤醒大地,而“五云扶日丽层霄”则象征吉祥如意,阳光灿烂,高挂天空。接下来,“媚时久厌银幡巧”表达了对世俗节日装饰的厌倦,更向往简朴而美好的自然之趣,而“卜岁深期玉烛调”则寓意对新的一年充满期待,希望岁月和谐。
最后两句“最爱群仙持绛节,朝真不惮九天遥”表达了诗人对道教神仙的敬仰,他们手持红色符节,不畏遥远的朝真宫,体现了诗人对超然生活的向往和对信仰的坚定。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富有哲理,展现了诗人对新年的美好祝愿和对道家文化的热爱。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次韵虞永康庐居生芝
河南富贵花,人与谱姓氏。
惟兹三秀者,不谱亦名世。
肖形草木均,出处哲人似。
无然而致之,朝菌何异此。
广陵张氏庐,厥应繄孝祀。
新丰李兴茔,脩柯媲白紫。
意诚物皆诚,人瑞草亦瑞。
萧条羌水濒,五子服丧礼。
松壑侑夕悲,竹窗湔晓泪。
根基由内心,朴实无甃砌。
一朝垩室左,五色芝薿薿。
乃知宇宙间,何处非实理。
诚神本同机,应感不失俪。
充周遍范围,存养司诸己。
是心一息妄,目接犹虚伪。
若曰信禨祥,我亦为祝史。
四川茶马牛宝章修扬子墨池以书索题咏
子云一去千馀载,惟有成都墨池在。
草玄此地是邪非,玄文今在人谁知。
虽逃刘歆酱瓿阸,鼠壤蛛窠蠹鱼宅。
岂无学者工探求,不讥僣圣几赘疣。
自从马邵造玄域,晁氏谱之张氏翼。
亦云察矣人犹疑,试为诸老申其辞。
易书广大包天地,辞变象占都一致。
世儒造入各不同,有一于此均为功。
况于易玄互相发,不同之同真善学。
历家中首先黄钟,虽以坤复为初终。
纪日天正始牛宿,又以日星分左右。
起从冬至易玄均,玄意欲取臣承君。
易书八八而用七,玄文九九而存一。
易分六位中二五,臣志上通君下取。
玄以一五而为中,君道君尊臣代终。
玄文主日易主岁,易书为经玄为纬。
谓玄于易地承天,就中邵子尤知玄。
或云玄准卦气图,是图疑亦非圣书。
岂知中复与咸遇,乃是阴阳自然数。
或云玄仿太初历,黄钟之分八十一。
岂知虚三与虚九,其数虽同其法否。
或云玄象宗浑天,浑天方象包于圆。
岂知兼用盖天说,盖以舆地承纯乾。
易虽无玄不为阙,易更得玄滋有发。
且如河图与洛书,发挥道数无遗馀。
后来支干及声律,运气参同至太一。
与易并行人不讥,千岐万辙同一归。
况玄于易同而异,何独于玄苦讥议。
子云之师曰林闾,鹤山之下谁其徒。
自翻机杼作生活,律历图书无不合。
若非马邵晁张伦,后世几无扬子云。
后世子云今继作,而此玄文终寂寞。
空馀绘象与棠阴,聊与文士供嘲吟。
《四川茶马牛宝章修扬子墨池以书索题咏》【宋·魏了翁】子云一去千馀载,惟有成都墨池在。草玄此地是邪非,玄文今在人谁知。虽逃刘歆酱瓿阸,鼠壤蛛窠蠹鱼宅。岂无学者工探求,不讥僣圣几赘疣。自从马邵造玄域,晁氏谱之张氏翼。亦云察矣人犹疑,试为诸老申其辞。易书广大包天地,辞变象占都一致。世儒造入各不同,有一于此均为功。况于易玄互相发,不同之同真善学。历家中首先黄钟,虽以坤复为初终。纪日天正始牛宿,又以日星分左右。起从冬至易玄均,玄意欲取臣承君。易书八八而用七,玄文九九而存一。易分六位中二五,臣志上通君下取。玄以一五而为中,君道君尊臣代终。玄文主日易主岁,易书为经玄为纬。谓玄于易地承天,就中邵子尤知玄。或云玄准卦气图,是图疑亦非圣书。岂知中复与咸遇,乃是阴阳自然数。或云玄仿太初历,黄钟之分八十一。岂知虚三与虚九,其数虽同其法否。或云玄象宗浑天,浑天方象包于圆。岂知兼用盖天说,盖以舆地承纯乾。易虽无玄不为阙,易更得玄滋有发。且如河图与洛书,发挥道数无遗馀。后来支干及声律,运气参同至太一。与易并行人不讥,千岐万辙同一归。况玄于易同而异,何独于玄苦讥议。子云之师曰林闾,鹤山之下谁其徒。自翻机杼作生活,律历图书无不合。若非马邵晁张伦,后世几无扬子云。后世子云今继作,而此玄文终寂寞。空馀绘象与棠阴,聊与文士供嘲吟。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84267c6e803e45e87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