篙直如箭,船石不见。篙曲如弓,船石相舂。
《上泷谣四章》全文
- 鉴赏
这首诗《上泷谣四章》是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诗人屈大均所作,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长江三峡与六泷险峻的航道,以及行船者面对这种险境时的恐惧与坚韧。
“宁上三峡,莫上六泷。”开篇即以强烈的对比,将三峡与六泷的险恶进行鲜明的对比,强调了六泷之险远超三峡。“上泷犹可,下泷杀我。”进一步说明下行六泷的危险性,仿佛在说,即使上行也尚能承受,但下行则可能带来致命的威胁。“船随飞流,入于泷湫。”形象地描绘了船只随着湍急的水流,进入深邃的险滩之中。“千尺之势,十沉一浮。”形容水流之急,船只上下颠簸,犹如在千尺高的悬崖边摇摆。“篙直如箭,船石不见。”描述了船夫在如此险恶的环境中,只能依靠直如利箭的竹篙,与岩石擦肩而过,连石头都难以看清。“篙曲如弓,船石相舂。”当船行至更为狭窄和曲折的航道时,船夫不得不使出浑身解数,让竹篙弯曲如弓,与岩石激烈碰撞。“上泷船单,下泷船双。”指出上行时船只往往单行,下行时则需双船并行,以增加安全系数。“六泷可过,一石不容。”最后总结,尽管六泷险象环生,但只要避开那不可逾越的巨石,还是有可能安全通过的。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强烈的对比,展现了古代行船者在面对自然险境时的智慧、勇气和坚韧不拔的精神,同时也反映了人与自然斗争的深刻主题。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山行二十里至鹤弄岭又见息勒村
初疑峡外更无天,自见文丰意释然。
复向牛头行乱石,便知鹤弄有平川。
两山开处成塘水,十里宽乡漫稻田。
一险一夷元物理,闲悲闲喜漫情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