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上泷谣四章》
《上泷谣四章》全文
明 / 屈大均   形式: 四言诗

宁上三峡,莫上六泷。上泷犹可,下泷杀我。

船随飞流,入于泷湫。千尺之势,十沉一浮。

篙直如箭,船石不见。篙曲如弓,船石相舂。

泷船单,下泷船双。六泷可过,一石不容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容(bù róng)的意思:不可容忍、不能容忍

不见(bú jiàn)的意思:不再见到,失去联系

飞流(fēi liú)的意思:形容水流湍急迅疾。

泷船(lóng chuán)的意思:指人世间的名利和欲望,比喻虚浮的世俗享受和权势富贵。

千尺(qiān chǐ)的意思:形容高度很高或长度很长。

三峡(sān xiá)的意思:指一道山峡或河峡,也可比喻险要之地。

上六(shàng liù)的意思:指处于最高位置的人或事物,也可以表示最后一个或最终的。

犹可(yóu kě)的意思:还可以;尚可

鉴赏

这首诗《上泷谣四章》是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诗人屈大均所作,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长江三峡与六泷险峻的航道,以及行船者面对这种险境时的恐惧与坚韧。

“宁上三峡,莫上六泷。”开篇即以强烈的对比,将三峡与六泷的险恶进行鲜明的对比,强调了六泷之险远超三峡。“上泷犹可,下泷杀我。”进一步说明下行六泷的危险性,仿佛在说,即使上行也尚能承受,但下行则可能带来致命的威胁。“船随飞流,入于泷湫。”形象地描绘了船只随着湍急的水流,进入深邃的险滩之中。“千尺之势,十沉一浮。”形容水流之急,船只上下颠簸,犹如在千尺高的悬崖边摇摆。“篙直如箭,船石不见。”描述了船夫在如此险恶的环境中,只能依靠直如利箭的竹篙,与岩石擦肩而过,连石头都难以看清。“篙曲如弓,船石相舂。”当船行至更为狭窄和曲折的航道时,船夫不得不使出浑身解数,让竹篙弯曲如弓,与岩石激烈碰撞。“上泷船单,下泷船双。”指出上行时船只往往单行,下行时则需双船并行,以增加安全系数。“六泷可过,一石不容。”最后总结,尽管六泷险象环生,但只要避开那不可逾越的巨石,还是有可能安全通过的。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强烈的对比,展现了古代行船者在面对自然险境时的智慧、勇气和坚韧不拔的精神,同时也反映了人与自然斗争的深刻主题。

作者介绍
屈大均

屈大均
朝代:明   字:翁山、介子   号:莱圃   籍贯:广东番禺   生辰:1630—1696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避祸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你喜欢

寄题浏阳李氏遗经阁二首·其二

读书不见行间墨,始识当年教外心。

个是侬家真宝藏,不应犹羡满籯金。

(0)

次秀野杂诗韵·其五又五绝卒章戏简及之主簿

高士沉迷簿领书,有时红糁缀玄须。

定知不著金柈贮,儿女心情本自无。

(0)

次韵雪后书事二首·其一

晴烟袅袅弄晨炊,雪屋流澌未觉迟。

拟挈冻醪追胜践,聊穿蜡屐过疏篱。

扫开折竹仍三径,认得残梅祇数枝。

不耐岁寒心事苦,滔滔欲说定从谁。

(0)

入瑞岩道间得四绝句呈彦集充父二兄·其四

风高木落晚秋时,日暮千林黄叶稀。

祇有苍苍谷中树,岁寒心事不相违。

(0)

次子有闻捷韵四首·其四

胡命须臾兔走林,骄豪无复向来心。

莫烦王旅追穷寇,鹤唳风声尽好音。

(0)

山行二十里至鹤弄岭又见息勒村

初疑峡外更无天,自见文丰意释然。

复向牛头行乱石,便知鹤弄有平川。

两山开处成塘水,十里宽乡漫稻田。

一险一夷元物理,闲悲闲喜漫情牵。

(0)
诗词分类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诗人
薛瑄 黄衷 邵雍 李东阳 戴亨 湛若水 区大相 王恭 张弼 郑孝胥 辛弃疾 欧阳修 刘攽 陈毅 郭祥正 边贡 韩维 张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