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疑伏兽身将动,常恐长蛟势□□。
□裂几层苍桧□,凝岚四接老松围。
这首诗描绘了一块奇特的石头,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石头的形态与环境,赋予了其生动的动态感和神秘的气息。
首句“殊状难名各蔽亏”,开篇即点出石头形状独特,难以用言语完全描述,其隐蔽之处更添了几分神秘。接着,“高崒屼”、“巍巍”两词,形象地描绘了石头的高耸与壮观,仿佛是大自然的杰作,屹立于天地之间。
“直疑伏兽身将动”一句,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石头比作潜藏的猛兽,即将跃起,营造出一种紧张而充满生命力的氛围。而“常恐长蛟势□□”则进一步渲染了这种动态感,暗示着石头中蕴含的力量与生机,让人不禁联想到深海中的蛟龙,随时可能破石而出。
“□裂几层苍桧□,凝岚四接老松围”两句,通过对比,展现了石头周围自然环境的丰富与和谐。苍翠的桧树与古老的松树环绕在石头四周,不仅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也赋予了石头以生命与活力,仿佛它们共同守护着这块神秘的石头。
最后,“名封三品非无美,饮羽曾令壮奋□”两句,表达了对石头美的认可与赞美。这里的“饮羽”可能是指箭矢射入石头,留下痕迹,象征着石头的坚韧与力量。通过这一细节,诗人巧妙地将石头的自然美与内在力量相结合,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有趣。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怪石的细致描绘,不仅展现了其独特的外貌特征,还通过丰富的想象与比喻,赋予了石头以生命与动态感,成功地传达了自然之美与内在力量的深刻主题。
永夜不可寐,霜风悽北窗。
一室何所有,书帙对寒釭。
当今苦乏才,九鼎从敌扛。
翠华尘屡蒙,南北分大江。
有酒强排遣,饮湿难空缸。
孙膑不再生,畴能死穷庞。
肉食无远谋,狐裘正茸尨。
我欲叩阊阖,钟以寸筳撞。
理乱非吾事,忧心如是降。
宴坐鸣天鼓,和声听逢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