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分南北地初合,月在山间天共流。
- 拼音版原文全文
次 韵 赵 绣 使 题 金 鳌 稳 处 宋 /艾 可 叔 突 兀 霜 崖 俯 雪 洲 ,时 时 登 览 唤 渔 舟 。溪 分 南 北 地 初 合 ,月 在 山 间 天 共 流 。三 两 可 人 曾 此 会 ,百 千 年 后 复 谁 游 。桑 田 不 变 金 鳌 健 ,只 恐 吟 翁 白 尽 头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千(bǎi qiān)的意思:形容数量众多,数目繁多。
北地(běi dì)的意思:北方地区
不变(bù biàn)的意思:保持不变,不发生变化
登览(dēng lǎn)的意思:指上山或高处游览、观赏。
金鳌(jīn áo)的意思:形容人非常富有、权势显赫。
尽头(jìn tóu)的意思:尽头指的是事物或情况的终点或末尾,表示达到极限或结束的状态。
可人(kě rén)的意思:指人的外貌、气质或性格让人感到可爱、令人喜欢。
两可(liǎng kě)的意思:指事物或情况存在两种可能,难以确定其真相或选择其中一种。
南北(nán běi)的意思:南北表示方向,也可以表示两个相对的地点或事物。
千年(qiān nián)的意思:指长时间,形容时间的长久。
三两(sān liǎng)的意思:指数量不多,大约是三到五个。
桑田(sāng tián)的意思:比喻沧海桑田之变化,形容世事变迁。
时时(shí shí)的意思:不断、一直、时常
霜崖(shuāng yá)的意思:形容山峰高耸,像是被霜冻住一样。
突兀(tū wù)的意思:形容突然出现或独立于周围环境之外,显得突出而不协调。
渔舟(yú zhōu)的意思:渔舟指的是渔民的船只,也常用来比喻平凡而朴实的生活。
- 注释
- 突兀:形容山势陡峭、出人意料。
霜崖:覆盖着霜雪的悬崖。
雪洲:被雪覆盖的小岛。
登览:登山远望。
渔舟:打鱼的小船。
溪分南北:河流分成南北两条分支。
桑田:比喻世事变迁,沧海变桑田。
金鳌:神话中的大海龟,象征长寿。
吟翁:指诗人。
白尽头:形容头发全白,暗示年老。
- 翻译
- 陡峭的冰霜悬崖俯瞰着雪洲,我时常登上眺望,呼唤渔舟前来。
溪水分为南北,大地刚刚开始交融,月亮映照在山间,仿佛与天空一同流淌。
曾经有两三知己在此相聚,千年之后又有谁来游览呢?
沧海桑田,唯有金色巨鳌依旧健壮,只恐怕老诗人头发都白完了。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冬日雪景的画面。开篇"突兀霜崖俯雪洲,时时登览唤渔舟",诗人用鲜明生动的笔触勾勒出一片白雪覆盖的山崖和河岸,以及时而攀爬上去观赏并呼唤着渔舟的情景。这里通过对比和动态描写,展现了冬日静谧与动感的美。
接着"溪分南北地初合,月在山间天共流",诗人笔触柔和,溪水两岸的地貌初见融合,而那轮明月悬挂于山谷之间,与天空一同流转。这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也寓意着时间的静好与永恒。
中间四句"三两可人曾此会,百千年后复谁游。桑田不变金鳌健,祇恐吟翁白尽头",诗人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未来无常的忧虑。"三两"可能指的是少数几次的欢聚,而"百千年后复谁游"则是对未来的渺茫与无奈之感。接下来的两句,"桑田不变金鳌健"表面上看似坚固不变,但实际上可能也会随时间流逝而消亡,最后一句"祇恐吟翁白尽头"则是对诗人自己日后将老无力的担忧。
整首诗通过对冬景的细腻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的多重感受与深邃意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