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问(bù wèn)的意思:不关心;不去询问。
出蓝(chū lán)的意思:指突然间出现的、出乎意料的事物或情况。
当年(dàng nián)的意思:指过去的某个时期,常用来回忆过去的事情或描述当时的情况。
得地(de dì)的意思:指得到地位、权力或资源等。
地根(dì gēn)的意思:指事物的根基或基础。
凡材(fán cái)的意思:指一般的才能、能力。也可以表示平凡的才能。
酷爱(kù ài)的意思:非常热爱、非常喜欢
凌霜(líng shuāng)的意思:凌霜指的是能够在严寒的冬天中忍受住寒冷,继续前行的意志和毅力。
生白(shēng bái)的意思:指人刻意装作不懂或不知道,故意掩饰自己的知识或能力。
为尔(wéi ěr)的意思:为了你,为了你的缘故
有望(yǒu wàng)的意思:有希望,有可能取得成功。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彦博所作的《问栝》。诗中以“酷爱”二字开篇,表达了诗人对池南栝树的深厚情感。接下来的“当年手自栽”一句,透露出诗人亲自种植栝树的经历,充满了个人的情感投入。
“出蓝常有望,生白固难催”,这两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栝树的成长过程比作从深蓝到浅蓝的变化,暗示着栝树的成长需要时间与耐心,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其成长的期待与信心。而“固难催”则强调了栝树成长的自然规律,不可急功近利。
“得地根弥固,凌霜势不摧”,进一步描绘了栝树在良好环境中的坚韧与顽强。无论外界环境如何变化,栝树都能稳固生长,甚至在严寒的霜冻中也不屈不挠,展现出其生命力的强大。
最后,“楸梧皆不问,为尔亦凡材”,诗人以楸梧(两种常见的树木)为对比,突出了栝树的独特之处。在诗人看来,栝树虽平凡,但其内在的品质和坚韧不拔的精神,使其超越了普通的树木,成为值得赞美的对象。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比喻,不仅展现了诗人对栝树的喜爱之情,也蕴含了对坚韧不拔、不畏艰难精神的赞美,以及对个人品格修养的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宜春裴明府之任
南行春已满,路半水茫然。
楚望花当渡,湘阴橘满川。
山横湖色上,帆出鸟行前。
此任无辞远,亲人贵用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