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岭身更轻,疾下忽如坠。
俯指莲师龛,窈然落深翠。
未离簪组身,焉谢烹炮味。
不到(bú dào)的意思:不足,不到达
到地(dào dì)的意思:到底;彻底;完全
蜂房(fēng fáng)的意思:比喻人多而杂乱,繁忙拥挤的场所。
经笥(jīng sì)的意思:指经验丰富,有见识,能够明察秋毫。
日色(rì sè)的意思:指太阳的颜色,比喻光明和美好。
僧房(sēng fáng)的意思:僧人的住所或修行之处。比喻安静、幽雅的地方。
深岩(shēn yán)的意思:指困难重重、险象环生的境地。
同意(tóng yì)的意思:表示赞成、接受或认可别人的观点、意见或建议。
窈然(yǎo rán)的意思:形容声音柔和、低沉。
簪组(zān zǔ)的意思:指人的头发梳理整齐,组织得当。
斋厨(zhāi chú)的意思:指清贫的厨房,形容生活简朴。
众生(zhòng shēng)的意思:指所有的生命,包括人类和其他动物。
这首清代刘佳的诗描绘了诗人登山越岭后的奇妙感受和所见景致。"逾岭身更轻,疾下忽如坠",形象地写出登高后身体的轻盈与下山时速度之快,仿佛失重般。"俯指莲师龛,窈然落深翠",描述了诗人指向佛龛时,视线所及之处一片翠绿深邃,富有禅意。
接下来,诗人将自然景色与僧侣生活相结合:"以竹为之天,日色不到地",竹林遮天蔽日,营造出宁静的修行环境。"僧房如蜂房,遍向深岩缀",比喻僧舍密集而有序,隐于岩石之间,增添了神秘感。"修笕鸣斋厨,净香发经笥",炊烟袅袅,佛堂中净香飘散,体现了僧人的日常生活。
诗人在享受山水之乐的同时,不忘自身的官场身份:"未离簪组身,焉谢烹炮味",表示虽然身在山中,但心中仍牵挂着世俗的责任。最后,诗人表达了对普度众生理念的认同,无论儒家还是佛教,都追求救赎和大爱:"普救遍众生,儒佛原同意",点明了儒佛思想的共通之处。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山水寺庙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畏途漫漫正烦热,故人一见忙解榻。
竹根冻绳汲寒泉,一室空明意清豁。
夜凉华月流素光,忻然狎客飞琼觞。
千篇已羡奴岛可,五咏未许馀山王。
绮筵秩秩罗珍具,蔗浆碗冷芙蓉露。
浩歌夜久兴徘徊,残蟾西没斜河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