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勾景山见寄韵》
《次勾景山见寄韵》全文
宋 / 唐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此生正坐不知天,岂有豨苓解引年

但觉转喉都是讳,就令摇尾有谁怜。

腰金已付儿曹佩,心印还当我辈传。

他日乘车问道,苇间相顾攀缘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乘车(chéng chē)的意思:乘坐交通工具旅行或出行。

此生(cǐ shēng)的意思:指一生、一世、终身。表示此生的时间范围,强调某种情感或决心将会贯穿整个人生。

就令(jiù lìng)的意思:指按照某种规定或要求去做某事

攀缘(pān yuán)的意思:攀爬高处的植物,比喻通过与有权势或有影响力的人结交来谋求自己的利益。

他日(tā rì)的意思:指将来的日子,将来的某一天。

问道(wèn dào)的意思:指探求真理、追求道德、智慧的行为。

我辈(wǒ bèi)的意思:指同一辈分的人,表示自己和同辈人的身份和地位。

相顾(xiāng gù)的意思:相互看着对方,彼此交换眼神或目光的意思。

心印(xīn yìn)的意思:心中的印记,指深刻的记忆或印象。

摇尾(yáo wěi)的意思:形容恭顺谄媚,迎合他人。

腰金(yāo jīn)的意思:指身上佩带的金饰品,也比喻财富或权力。

引年(yǐn nián)的意思:引年指通过引用历史上的事例或人物来证明或说明现在的情况或观点。

正坐(zhèng zuò)的意思:指端坐端正、姿态端庄。

转喉(zhuǎn hóu)的意思:转喉是一个比喻,意思是改变说话的内容或立场。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唐庚所作的《次勾景山见寄韵》。诗中以自嘲的口吻,表达了对世态炎凉、官场险恶的感慨。诗人自认一生未能明晓世事,犹如不知天高地厚,感叹世间是否有人能理解自己的苦楚与无奈。

“此生正坐不知天”,开篇即以自嘲之语,道出自己一生的迷茫与无知。“岂有豨苓解引年”,豨苓为中药名,此处比喻那些能够延年益寿的仙草,诗人自问是否有人能像豨苓一样,引领自己走出困境,获得解脱。

“但觉转喉都是讳,就令摇尾有谁怜”,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内心的苦闷与无助。在官场上,每一句话都可能成为禁忌,稍有不慎便可能招致祸端;即便是在低微的地位上,也难以得到他人的同情与理解。

“腰金已付儿曹佩,心印还当我辈传”,诗人将权力与智慧的传承寄托于后人,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与希望。然而,这种期待是否能够实现,又充满了不确定性。

最后,“他日乘车来问道,苇间相顾共攀缘”,诗人想象着未来某日,有人带着疑问前来寻求答案,而自己则在芦苇丛中与他们共同探索,寻找答案。这既是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也是对人生意义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通过自嘲与反思,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洞察与对人生价值的探求,语言质朴而深沉,情感真挚而复杂。

作者介绍
唐庚

唐庚
朝代:宋   字:子西   籍贯:眉州丹棱(今属四川眉山市丹棱县)唐河乡

唐庚,1070年~1120年在世,北宋诗人。字子西,人称鲁国先生。眉州丹棱(今属四川眉山市丹棱县)唐河乡人。哲宗绍圣(一○九四)进士(清光绪《丹棱县志》卷六),徽宗大观中为宗子博士。经宰相张商英推荐,授提举京畿常平。商英罢相,庚亦被贬,谪居惠州。后遇赦北归,复官承议郎,提举上清太平宫。后于返蜀道中病逝。 
猜你喜欢

西江月·其七待雪

扑扑云垂四野,冥冥雁下平芜。萧萧风叶乱黄芦。

寒入一滩鸥鹭。准拟云窗水榭,装成玉树冰壶。

卷帘独坐拈髭须。待看六花飞舞。

(0)

南郊恭谢三首·其一导引

重熙累盛,睿化畅真风。尊祖奉高穹。

林棼彩仗明初日,瑞气满晴空。玉銮徐动出环宫。

虔巩罄宸衷。礼成均庆人神悦,圣寿保无穷。

(0)

八年神宗灵驾发引四首·其四永裕陵歌

升龙德,当位富春秋。受天球。膺骏命,玉帛走诸侯。

宝阁珠楼临上苑,百卉弄春柔。隐约瀛洲。

旦旦想宸游。那知羽驾忽难留。八马入丹邱。

哀仗出神州。笳声凝咽,旌旗去悠悠。碧山头。

真人地,龟洛奥,凤台幽。绕伊流。嵩峰冈势结蛟虬。

皇堂一闭威颜杳,寒雾带天愁。

守陵嫔御,想像奉龙辀。牙盘赭案肃神休。

何日觌云裘。红泪滴衣褠。那堪风点缀、柏城秋。

(0)

番禺调笑·其十清远峡

明月。舟初歇。三峡重过惊久别。玉环留与人间说。

诗罢离肠千结。相思朝暮流泉咽。雾锁青山愁绝。

(0)

失调名

东君去后花无主。

(0)

失调名

光生里闬,荣破天荒。

(0)
诗词分类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诗人
包拯 范晔 屈复 洪升 慧远 丁日昌 钱俶 徐淑 萧泰来 张志和 神秀 薛昭蕴 韩崶 刘绘 陈克家 端木国瑚 朱服 薛稷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