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赠 广 宣 大 师 唐 /曹 松 忆 昔 同 游 紫 阁 云 ,别 来 三 十 二 回 春 。白 头 相 见 双 林 下 ,犹 是 清 朝 未 退 人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头(bái tóu)的意思:指人到老年时头发变白,也用来形容夫妻恩爱长久。
别来(bié lái)的意思:不要再来
回春(huí chūn)的意思:
◎ 回春 huíchūn
(1) [return of spring]∶冬去春来,草木重生
槛内群芳芽未吐,早已回春。——苏轼《浪淘沙·探春》
(2) [bring back to life]∶比喻医术高明或药物灵验,能把重病治好
(3) [rejuvenate]
(4) 以前已均夷到接近基准面的地形或景观重新发育幼年地貌
(5) 河流重新发生侵蚀作用
(6) 壮年河流重新形成幼年活力林下(lín xià)的意思:指在树林中、森林里,多用来形容隐居、避世的境地。
清朝(qīng cháo)的意思:指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存在于1644年至1912年间。
三十(sān shí)的意思:指男子到了三十岁时,应该有了自己的事业和立足之地。
十二(shí èr)的意思:指十二个,表示数量为十二。
双林(shuāng lín)的意思:指两个森林相连,形容地势险要,难以通过。
同游(tóng yóu)的意思:一同游玩、同行旅游
退人(tuì rén)的意思:指因为害怕或胆怯而躲避或回避人群或事物。
相见(xiāng jiàn)的意思:彼此见面,相互相见。
犹是(yóu shì)的意思:表示事物虽然已经发生或发展到一定程度,但仍然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紫阁(zǐ gé)的意思:紫阁是指紫色的楼阁,比喻高贵、华美的住所或宫殿。
- 注释
- 昔:过去。
紫阁云:紫阁峰(古代名山,此处代指美景)。
别来:自从分别以来。
三十二回春:三十又二个春天。
白头:头发花白,指老年。
相见:再次相见。
双林下:双林(可能指两个树林或特定地点)。
清朝:明清两朝之一的清朝。
未退人:还在世的人,指诗人自己。
- 翻译
- 回忆起当年一起游历紫阁峰的日子,
分别以来已经过去了三十又二个春天。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对过往时光的怀念和对友情的珍视。开篇“忆昔同游紫阁云”两句,通过回忆过去与朋友一同登临紫阁之巅,望着那如云般美丽的景致,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往美好时光的深切怀念。而“别来三十二回春”则点出了时光飞逝,自别离至今已是春去秋来的三十余次,凸显出时间的流转和生命的短暂。
接下来的“白头相见双林下,犹是清朝未退人”两句,则描绘了一种岁月沧桑的情景。诗人与故交重逢之时,头发已然斑白,而他们仍旧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和坚守的信念,“双林下”的“林”字可能暗指友情如同树木般坚固不屈。“犹是清朝未退人”则表明尽管外界的光辉(清朝)可能已经开始褪去,但他们依旧保持着昔日那份纯净和执着。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对过往美好的珍惜,以及对于友情和信念坚守不懈的赞美。语言简洁而富有韵味,充分体现了唐代诗人在抒发情感时的高超技巧。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沁园春·其二将止酒,戒酒杯使勿近
杯汝来前,老子今朝,点检形骸。
甚长年抱渴,咽如焦釜,于今喜睡,气似奔雷。
汝说刘伶,古今达者,醉后何妨死便埋。
浑如此,叹汝于知己,真少恩哉!更凭歌舞为媒。
算合作平居鸩毒猜。
况怨无大小,生于所爱,物无美恶,过则为灾。
与汝成言,勿留亟退,吾力犹能肆汝杯。
杯再拜,道麾之即去,招则须来。
送晁美叔发运右司年兄赴阙
我年二十无朋俦,当时四海一子由。
君来扣门如有求,颀然鹤骨清而修。
醉翁遣我从子游,翁如退之蹈轲丘。
尚欲放子出一头,酒醒梦断四十秋。
病鹤不病骨愈虬,惟有我颜老可羞。
醉翁宾客散九州,几人白发还相收。
我如怀祖拙自谋,正作尚书已过优。
君求会稽实良筹,往看万壑争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