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胜玄庭闻水咒,忍嘉牟陇切农惊。
城阴欲捣虞山庙,可是词衡怯柳争。
不报(bù bào)的意思:不报指不报告、不通报。
风起(fēng qǐ)的意思:指风开始刮起来,也比喻事情开始发生或情况开始变化。
还生(hái shēng)的意思:指还没有出生或者已经死亡的人。
江涨(jiāng zhǎng)的意思:形容水位上涨,河水、江水、湖水等水面随着降雨或融雪而上涨。
可是(kě shì)的意思:表示转折、对比关系,用于引出不同于前面所说的事实、情况或观点。
厌胜(yàn shèng)的意思:艰难困苦中获得胜利。
占毕(zhàn bì)的意思:
诵读,吟诵。 梁启超 《变法通义·学校总论》:“自餘一二占毕咿嚘以从事于四书五经者,彼其用心,则为考试之题目耳。” 章炳麟 《<新方言>自序》:“盖有诵读占毕之声,既用唐韵,而俗语犹不违古音者。”
亦作“ 佔嗶 ”。谓经师不解经义,但视简上文字诵读以教人。后亦泛称诵读。《礼记·学记》:“今之教者,呻其佔毕,多其讯,言及于数,进而不顾其安。” 郑玄 注:“呻,吟也。佔,视也。简谓之毕……言今之师自不晓经之义,但吟诵其所视简之文,多其难问也。” 宋 文天祥 《保州道中》诗:“ 江 南佔毕生,往来习羊肠。”《儿女英雄传》第三九回:“应童子试,不售,觉佔嗶非丈夫事,望望然去之。” 清 高宗 《御题<意林>三绝句》之三:“六经万古示纲常,诸子何妨取所长。节度岂徒务佔毕,要知制事有良方。”
钟鼓(zhōng gǔ)的意思:指宴会或庆典上的钟声和鼓声,也用来比喻各种喜庆、热闹的场合。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面对连绵不断的苦雨时的内心感受与思考。首句“钟鼓声微不报晴”以微弱的钟鼓声反衬出天气的阴沉,暗示了雨天的持续。接着“坐知江涨夜还生”一句,通过江水上涨的景象,形象地表达了雨势的不断加剧,夜晚似乎也在见证着雨水的累积。
“看云都是因风起,占毕应嫌背月行”两句,运用自然现象来隐喻人生的起伏与命运的不可预测。云随风动,象征事物的变化无常;而占卜者在月亮背后行走,则暗指行事不慎或时机不当带来的不利后果。这两句既是对自然现象的描绘,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反思。
“厌胜玄庭闻水咒,忍嘉牟陇切农惊”则进一步展示了苦雨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在玄庭(可能指庙宇或道观)中,人们或许会念诵水咒以求雨止,但在农耕地区,连绵的雨水却让农民心急如焚,体现了自然现象与人类生活的紧密联系。
最后,“城阴欲捣虞山庙,可是词衡怯柳争”两句,以拟人化的手法,将城市中的庙宇与文人(词衡,意为文人)置于风雨之中,暗示了即使在看似稳固的庇护所内,也难以逃脱自然之力的侵袭。同时,通过“怯柳争”这一细节,生动地展现了文人在面对自然灾难时的无助与恐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现象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人生、社会与自然关系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苦雨的深切感受和对生命意义的探索。
消寒集第三,重来聚竹屋。
屋小炉火红,竹疏窗纱绿。
我到独濡迟,走仆连番速。
细雨洒前宵,步行石崅荦。
当门石尤奇,迎我如立鹄。
盘飧已罗陈,野味胜鱼肉。
主客一笑言,今夕安且燠。
吾生不善饮,而喜对糟麴。
三爵已酡颜,醉倒不自觉。
客持右军书,琳琅重满幅。
惜余已矇眬,家鸡浑野鹜。
把烛跋其尾,濡墨沾毫秃。
催诗寺钟声,声声印心曲。
诗新句早成,此际淡无欲。
爱此碧流水,值彼清秋晏。
方舟载华觞,宾客辑名彦。
星月挂城角,歌管起波面。
杳霭烟树幽,耸动楼台现。
兴极夜方永,道合情弥恋。
贫蹇负才豪,贵盛惟德眷。
作诗记良会,洵羡非荒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