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逢提握重,宁忆仲升捐。
《咏笔诗》全文
- 鉴赏
这首诗《咏笔诗》由南北朝时期的诗人徐摛所作,通过对笔的描绘,展现了其在文人墨客心中的独特地位与价值。
首句“本自灵山出”,开篇即赋予了笔以神秘而神圣的起源,暗示着笔的不凡。接着,“名因瑞草传”则进一步说明了笔之所以闻名遐迩,是因为它与瑞草有着不解之缘,或许暗喻笔的珍贵与稀有。
“纤端奉积润,弱质散芳烟”两句,细腻地刻画了笔的形态与特性。纤细的笔尖如同吸取了天地间的精华,汇聚了丰富的墨水;而笔身虽轻柔,却能散发出淡淡的香气,仿佛是文人墨客智慧与情感的载体。
“直写飞蓬牒,横承落絮篇”则通过笔的使用场景,展现了其在创作过程中的重要性。无论是直书还是横写,笔都能将作者的思想与情感准确无误地传达出来,如同飞蓬牒与落絮篇,生动形象地描绘了笔在书写时的动态美。
最后,“一逢提握重,宁忆仲升捐”表达了对笔的珍视之情。在文人眼中,笔不仅仅是一件工具,更是他们精神寄托和才华展现的重要媒介。因此,当笔被握在手中时,文人们会倍感珍惜,不会轻易将其抛弃,正如他们不会忘记那些曾经与他们共同创造美好文字的朋友。
综上所述,《咏笔诗》通过生动的描绘与深刻的寓意,不仅赞美了笔的独特魅力,也反映了古代文人对于书写工具的深厚情感与尊重。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