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咏笔诗》
《咏笔诗》全文
南北朝 / 徐摛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本自灵山出,名因瑞草传。

纤端奉积润弱质散芳烟。

直写飞蓬牒,横承落絮篇。

一逢提握重,宁忆仲升捐。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本自(běn zì)的意思:从本质上说,本身

承落(chéng luò)的意思:接受

飞蓬(fēi péng)的意思:形容人行走无定所,四处漂泊。

积润(jī rùn)的意思:积累财富或者功德。

灵山(líng shān)的意思:灵山是指神奇的山峰,常用来形容地理环境极其优美,或者指具有超凡能力的人或事物。

瑞草(ruì cǎo)的意思:指预示吉祥和幸福的草木。

弱质(ruò zhì)的意思:弱质指某人身体或精神上的虚弱,无力或脆弱。

提握(tí wò)的意思:掌握、把握得很好。

鉴赏

这首诗《咏笔诗》由南北朝时期的诗人徐摛所作,通过对笔的描绘,展现了其在文人墨客心中的独特地位与价值。

首句“本自灵山出”,开篇即赋予了笔以神秘而神圣的起源,暗示着笔的不凡。接着,“名因瑞草传”则进一步说明了笔之所以闻名遐迩,是因为它与瑞草有着不解之缘,或许暗喻笔的珍贵与稀有。

“纤端奉积润,弱质散芳烟”两句,细腻地刻画了笔的形态与特性。纤细的笔尖如同吸取了天地间的精华,汇聚了丰富的墨水;而笔身虽轻柔,却能散发出淡淡的香气,仿佛是文人墨客智慧与情感的载体。

“直写飞蓬牒,横承落絮篇”则通过笔的使用场景,展现了其在创作过程中的重要性。无论是直书还是横写,笔都能将作者的思想与情感准确无误地传达出来,如同飞蓬牒与落絮篇,生动形象地描绘了笔在书写时的动态美。

最后,“一逢提握重,宁忆仲升捐”表达了对笔的珍视之情。在文人眼中,笔不仅仅是一件工具,更是他们精神寄托和才华展现的重要媒介。因此,当笔被握在手中时,文人们会倍感珍惜,不会轻易将其抛弃,正如他们不会忘记那些曾经与他们共同创造美好文字的朋友。

综上所述,《咏笔诗》通过生动的描绘与深刻的寓意,不仅赞美了笔的独特魅力,也反映了古代文人对于书写工具的深厚情感与尊重。

作者介绍

徐摛
朝代:南北朝   字:士秀   号:为宫体   籍贯:南朝梁东海郯   生辰:474—551

(474—551)南朝梁东海郯人,字士秀,一字士缋。幼好学,及长遍览经史,属文好为新变,春坊尽学之,号为宫体。初为晋安王萧纲侍读,及纲为太子,累官至太子左卫率。侯景乱,摛独侍简文帝。简文被幽闭,摛气忿而死。
猜你喜欢

送别邑侯秦子叔大令·其二

记得防秋警告频,城楼四望起烟尘。

鱼鳞万户晨炊寂,雉堞双灯夜柝巡。

临事几人忧患共,借筹惟我过从亲。

年来乡里期苏息,犹庇甘棠树树春。

(0)

哭弟熙庵·其二

自医无术莫回春,难究根源问藏神。

方自家传常济物,药因性烈亦戕身。

参苓有力能调剂,姜桂为功太苦辛。

疾病扶持乡井赖,他时应惜少斯人。

(0)

羽可舍人寓居小斋旬余,赋此送别·其二

幸喜年丰话故林,百年桑梓寄情深。

老成共有绸缪计,时事谁无感慨心。

转觉剧谈增别绪,却将泛应惜分阴。

临歧更订游山约,莫遣相思岁月侵。

(0)

浴沂亭晚眺·其二

众木绿如帷,鸟声互啁哳。

牧童晚不归,学弄南蛮舌。

独坐悄无言,天籁静中得。

笑看争渡人,群喧尚未息。

(0)

酬徐同年荆山孝廉·其一

道北君居我道南,过从时喜接清谈。

两家最幸庭闱乐,万事无如菽水甘。

局促风尘千里骥,阑珊心绪再眠蚕。

人间胜负棋枰里,敛手相看仔细谙。

(0)

赠邑侯冯子良大令·其一

岭表群推大小冯,济南名士久称雄。

早知诗律通于吏,翻幸家山付与公。

太史望云凫入境,才人制邑锦临风。

频年井里传舆诵,今日身游化被中。

(0)
诗词分类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诗人
刘统勋 徐贤妃 吕公著 萧翼 任华 伯夷 崔旭 张建封 陈敬宗 联元 刘皂 李从周 张翰 李世熊 费密 刘苍 陈少白 董笃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