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枝霜不蕃,竹实冬未熟。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禽(bǎi qín)的意思:指各种禽鸟,泛指众多的鸟类。
楚歌(chǔ gē)的意思:指楚国的歌曲,比喻悲伤、哀怨的歌声。
淳风(chún fēng)的意思:指纯朴正直、风气纯正的风尚。
丹穴(dān xué)的意思:指人体重要穴位,也比喻重要的地方。
和声(hé shēng)的意思:指音乐中不同音调的和谐共鸣,也比喻人与人之间的和睦相处。
何由(hé yóu)的意思:何以,从何处。表示不知道或无法确定事物的来源。
华屋(huá wū)的意思:形容房屋华丽、豪华。
夔乐(kuí lè)的意思:形容音乐悠扬、欢快。
昆山(kūn shān)的意思:形容人的品质高尚,如美玉一般纯洁无瑕。
灵德(líng dé)的意思:指一个人具有高尚的品德和精神境界。
六律(liù lǜ)的意思:指六种律令,即规定官吏的行为准则和标准。
鸣凤(míng fèng)的意思:指才华横溢的女子。
晴旭(qíng xù)的意思:指旭日东升,天空晴朗明亮。
山木(shān mù)的意思:指山林中的树木,比喻人才。
双双(shuāng shuāng)的意思:成对地,两个一起
五采(wǔ cǎi)的意思:形容色彩丰富多彩,光彩照人。
瑶池(yáo chí)的意思:指美丽的地方或美人。
重华(zhòng huá)的意思:指重视国家的繁荣和强大,愿意为国家的繁荣而努力奋斗。
竹实(zhú shí)的意思:指竹子成熟后结的实子,比喻人品或才能经过磨砺后显露出来。
- 鉴赏
这首诗名为《灵凤篇》,是元末明初诗人蓝仁所作。诗中以凤凰为象征,展现了凤凰从丹穴飞出,身披五彩,在朝阳下熠熠生辉的形象。它清晨饮用瑶池之水,傍晚栖息于昆山之木,寓意其高洁不凡的生活习性。凤凰的歌声和谐,使得百鸟臣服,象征着古代理想的君主德行。
然而,诗人感叹舜帝重华的时代已经远去,淳朴的风气难以再现,取而代之的是不和谐的音乐,如楚歌般急促。梧桐树上不再繁花,竹子的果实也未成熟,暗示了时世的凋零。诗人羡慕梁间的燕子能双宿双飞,安居华屋,表达了对和谐社会的向往和对自己所处时代的忧虑。整首诗寓言性强,借凤凰之典故,寄寓了对理想社会的怀念与现实的感慨。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通判国博中斋诗
天下以中为大本,天地得中能自生。
古之圣贤一用中,政刑礼乐万事平。
于戏后世中道丧,政分宽猛刑重轻。
礼非俭陋则奢僭,乐不专一须锵铿。
其间万事亦颇僻,或过不及谁与绳。
今公奋然力追救,大署中字为斋名。
谓中之迹不可见,粲焉其道存六经。
尚书洪范有皇极,春秋王道为权衡。
在易之爻贵二五,于诗无邪义甚明。
子思著篇究根柢,王通命说垂仪刑。
夜探群书味中理,鸡鸣而作还奉行。
出处语默皆时中,措诸万事无侧倾。
有时宾至相与乐,咏歌亦作中和声。
檐前竹树有中色,四序不改长青青。
公今一州贰守政,千里犹变中庸氓。
异时朝廷赞天子,扩之四海中道成。
至得摄齐升公斋,一听中论退服膺。
《通判国博中斋诗》【宋·强至】天下以中为大本,天地得中能自生。古之圣贤一用中,政刑礼乐万事平。于戏后世中道丧,政分宽猛刑重轻。礼非俭陋则奢僭,乐不专一须锵铿。其间万事亦颇僻,或过不及谁与绳。今公奋然力追救,大署中字为斋名。谓中之迹不可见,粲焉其道存六经。尚书洪范有皇极,春秋王道为权衡。在易之爻贵二五,于诗无邪义甚明。子思著篇究根柢,王通命说垂仪刑。夜探群书味中理,鸡鸣而作还奉行。出处语默皆时中,措诸万事无侧倾。有时宾至相与乐,咏歌亦作中和声。檐前竹树有中色,四序不改长青青。公今一州贰守政,千里犹变中庸氓。异时朝廷赞天子,扩之四海中道成。至得摄齐升公斋,一听中论退服膺。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8167c714e0024b84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