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日日》
《日日》全文
清 / 弘历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日日迎銮民,衮衮加于前。

较之近畿路,不啻倍蓰焉。

此理亦易知,彼乃常经便。

十岁兹一过,固当觐光骈。

习故如常,惊新喜必然

粥尔惕为政,或懈于初年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倍蓰(bèi xǐ)的意思:倍数增加

必然(bì rán)的意思:指不可避免的、必定会发生的事情。

不啻(bù chì)的意思:不仅仅是,可以说是

常经(cháng jīng)的意思:经常遇到的事情

初年(chū nián)的意思:指人年幼时期,也可以指某个事物或现象刚开始出现的阶段。

衮衮(gǔn gǔn)的意思:形容声音洪亮、有威严。

近畿(jìn jī)的意思:指事物相近、相接的地方或范围。

日日(rì rì)的意思:每天都

如常(rú cháng)的意思:照常、正常

为政(wéi zhèng)的意思:指担任政府职务,治理国家。

习故(xí gù)的意思:习惯于旧事物,不愿接受新的事物或改变。

迎銮(yíng luán)的意思:迎接皇帝出巡。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皇帝每日接见臣民的情景,展现了君主与臣民之间的互动关系。诗中通过“日日迎銮民”表达了皇帝频繁接见臣民的场景,体现了君主对臣民的关怀和统治的日常化。接着,“衮衮加于前”描述了官员们在皇帝面前的恭敬姿态,暗示了权力的传递与尊重。

“较之近畿路,不啻倍蓰焉”则对比了皇帝接见臣民的频率与地方官员的常规工作,强调了皇帝接见的频繁程度。接下来的“此理亦易知,彼乃常经便”表明这种频繁接见是符合常理的,是君主治理国家的一部分。

“十岁兹一过,固当觐光骈”可能指的是每年或特定周期内皇帝会接见臣民一次,这成为了一种固定的仪式。这里体现了君主与臣民之间定期的交流与互动。

“习故视如常,惊新喜必然”则反映了臣民对于皇帝接见的例行公事已经习以为常,而对于新的事物或变化则感到惊喜和兴奋。这反映了臣民对君主权威的认同以及对变革的期待。

最后,“粥尔惕为政,或懈于初年”可能是在提醒执政者要时刻保持警觉,谨慎处理政务,避免在初期就有所松懈。这句蕴含了对君主和官员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够始终如一地履行职责,保持对国家和人民的忠诚与关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皇帝接见臣民的日常场景,展现了君主与臣民之间的互动关系,同时也包含了对君主和官员的期望与教导。

作者介绍
弘历

弘历
朝代:清

猜你喜欢

上京秋日三首·其一

山前孤戍水边营,落日无人已断行。

瓯脱数家门早闭,轒温千帐火宵明。

白摧野草狼同色,秋入榆关雁有声。

最是不禁横笛怨,海天秋月不胜情。

(0)

送泐季潭游天台并送渊侍者归天台二首·其二

解夏回天竺,寻真问石桥。

邻房留偈遍,归路载经遥。

瀑壮秋悬雨,江明日上潮。

题诗寄相忆,何处觅山寮。

(0)

辑山村先生诗卷·其一

昔在垂髫日,今吟薄暮年。

床孤郗氏选,诗得谢公传。

故国空戎马,荒山冷墓田。

祗令后死者,忍泪读遗篇。

(0)

古促促辞

促促何促促,丈夫生儿美如玉。

长城游荡不思归,令我只身守空屋。

不愿汝学班定远,不愿汝学马相如。

定远生不入玉关,相如死不还成都。

但如塞翁父子长相保,得马失马何足道。

又如庞公携家隐鹿门,遗安遗危俱不论。

贵而衣貂不如贫而缊枲,离而食肉不如聚而饮水。

身虽促促心得宽,为汝白头屋中死。

(0)

福清平南道中

轻舆五月历郊坰,万事都非旧典刑。

省檄一番新缮甲,民兵十户半抽丁。

雨馀野水村村白,海上烟岑点点青。

只合早寻丘壑去,年来鬓发已星星。

(0)

送府掾之永嘉

福唐郡吏东阳客,此去永嘉知几程。

三秋忍与故人别,千里还将慈母迎。

橘柚满林香露重,鱼虾入市晚潮平。

交游我有同年在,相见还为道远情。

(0)
诗词分类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诗人
陶宏景 王珪 乾隆 梁羽生 曹叡 文征明 启功 卓文君 吉鸿昌 李嘉佑 沈雁冰 惠能 来鹄 唐温如 魏征 林佩环 刘子玄 刘昚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