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理亦易知,彼乃常经便。
十岁兹一过,固当觐光骈。
倍蓰(bèi xǐ)的意思:倍数增加
必然(bì rán)的意思:指不可避免的、必定会发生的事情。
不啻(bù chì)的意思:不仅仅是,可以说是
常经(cháng jīng)的意思:经常遇到的事情
初年(chū nián)的意思:指人年幼时期,也可以指某个事物或现象刚开始出现的阶段。
衮衮(gǔn gǔn)的意思:形容声音洪亮、有威严。
近畿(jìn jī)的意思:指事物相近、相接的地方或范围。
日日(rì rì)的意思:每天都
如常(rú cháng)的意思:照常、正常
为政(wéi zhèng)的意思:指担任政府职务,治理国家。
习故(xí gù)的意思:习惯于旧事物,不愿接受新的事物或改变。
迎銮(yíng luán)的意思:迎接皇帝出巡。
这首诗描绘了皇帝每日接见臣民的情景,展现了君主与臣民之间的互动关系。诗中通过“日日迎銮民”表达了皇帝频繁接见臣民的场景,体现了君主对臣民的关怀和统治的日常化。接着,“衮衮加于前”描述了官员们在皇帝面前的恭敬姿态,暗示了权力的传递与尊重。
“较之近畿路,不啻倍蓰焉”则对比了皇帝接见臣民的频率与地方官员的常规工作,强调了皇帝接见的频繁程度。接下来的“此理亦易知,彼乃常经便”表明这种频繁接见是符合常理的,是君主治理国家的一部分。
“十岁兹一过,固当觐光骈”可能指的是每年或特定周期内皇帝会接见臣民一次,这成为了一种固定的仪式。这里体现了君主与臣民之间定期的交流与互动。
“习故视如常,惊新喜必然”则反映了臣民对于皇帝接见的例行公事已经习以为常,而对于新的事物或变化则感到惊喜和兴奋。这反映了臣民对君主权威的认同以及对变革的期待。
最后,“粥尔惕为政,或懈于初年”可能是在提醒执政者要时刻保持警觉,谨慎处理政务,避免在初期就有所松懈。这句蕴含了对君主和官员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够始终如一地履行职责,保持对国家和人民的忠诚与关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皇帝接见臣民的日常场景,展现了君主与臣民之间的互动关系,同时也包含了对君主和官员的期望与教导。
促促何促促,丈夫生儿美如玉。
长城游荡不思归,令我只身守空屋。
不愿汝学班定远,不愿汝学马相如。
定远生不入玉关,相如死不还成都。
但如塞翁父子长相保,得马失马何足道。
又如庞公携家隐鹿门,遗安遗危俱不论。
贵而衣貂不如贫而缊枲,离而食肉不如聚而饮水。
身虽促促心得宽,为汝白头屋中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