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往迹如扫,声留感弥深。
古今既巳尔,何用役吾心。
沉吟(chén yín)的意思:沉思、凝思;静静地思考。
丛林(cóng lín)的意思:指密集的树木、灌木丛生的地方,也用来比喻纷杂复杂的事物。
登堂(dēng táng)的意思:指爬上高堂,表示得到重视或受到崇敬。
古今(gǔ jīn)的意思:古代与现代,过去与现在
何用(hé yòng)的意思:没有什么用处或者价值。
流憩(liú qì)的意思:停留休息
弭棹(mǐ zhào)的意思:停止划船,停止行动
逝波(shì bō)的意思:逝去的波浪,比喻事物的瞬息即逝或一去不返
石幢(shí chuáng)的意思:指石碑、石柱,也比喻坚定不移的信仰或决心。
枉渚(wǎng zhǔ)的意思:指白白地浪费了时间和精力,没有取得任何实际效果。
往迹(wǎng jì)的意思:指过去的事情或行为留下的痕迹或迹象。
悠悠(yōu yōu)的意思:形容时间长久、漫长。
幽阴(yōu yīn)的意思:指黑暗、阴森、幽深的地方。
阅世(yuè shì)的意思:阅读世间万象,了解人生百态。
遵涂(zūn tú)的意思:遵守规定,依法行事。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三次经过本觉寺时所见所感,充满了对历史变迁与时间流逝的感慨。首句“遵涂出枉渚,弭棹攀丛林”描绘了诗人沿着道路前行,穿过曲折的水道,攀爬茂密的丛林,营造了一种探索未知的氛围。接着,“石幢委陈莽,殿壁生幽阴”两句,通过描述古老的石柱被杂草覆盖,殿堂墙壁上长满了阴暗的苔藓,展现了寺庙历经沧桑的景象。
“昔贤此流憩,登堂复沉吟”则表达了前人在此地休息、思考的情景,诗人仿佛能感受到历史人物的足迹和思绪。接下来的“代往迹如扫,声留感弥深”两句,进一步强调了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痕迹,即使过往的一切都被时间抹去,但留下的声音和情感却更加深刻,触动人心。
最后,“悠悠东逝波,阅世成古今”将自然界的流水与人类的历史相联系,暗示着时间的永恒流动,无论古今,都只是时间长河中的不同阶段。“古今既巳尔,何用役吾心”则是诗人对生命与时间的深刻反思,认为面对历史的更迭,个人的情感和忧虑显得微不足道,应该以一种超脱的态度看待世间万物的变化。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历史遗迹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时间、历史和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宇宙、人生和自我价值的探索与感悟。
天子诏多士,喜君为此行。
美璞必三献,大禽终一鸣。
中郎石经天下传,江翁说诗当世贤。
南昌子真亦禄仕,读书养性希神仙。
雄豪相遇古莫及,所至衣冠争愿焉。
贵公子孙谁是胜,广平家书盈万千。
当时交友皆父行,贾生论议欺老先。
开门迎客车结辙,而此三士相周旋。
牙签插架尘土绝,宝轴出囊瑶玉联。
前秦篆籀颇磨灭,中世粉墨仍新鲜。
咨嗟古人不可见,但觉能者心意专。
知音自昔贵一遇,千岁相望犹比肩。
况有清诗纪实事,豪壮入耳如哀弦。
鄙夫观书识难字,古文愈野心谓然。
要当乘兴过君所,刮膜一使头风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