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有菊坡,振世名流。大夫入蜀,先辙是由。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大夫(dài fu)的意思:指医生或医学专家。
德车(dé chē)的意思:指为人忠诚、品德高尚的朋友。
名流(míng liú)的意思:指在某个领域或社会中享有盛名的人物。
前脩(qián xiū)的意思:指在前面修剪,将树木修整得整齐美观。也比喻事先作好准备。
世名(shì míng)的意思:指世界闻名,名声在外。
蜀中(shǔ zhōng)的意思:指蜀地,也泛指偏远的地方。
蜀都(shǔ dōu)的意思:指成为政治、文化中心的城市或地区。
嗣德(sì dé)的意思:继承和传承德行和美德。
苏枯(sū kū)的意思:指事物的生命力衰退或枯竭。
文翁(wén wēng)的意思:指文采出众、才华横溢的人。
武侯(wǔ hòu)的意思:指有着出色军事才能和领导才能的人。
先哲(xiān zhé)的意思:指古代有德行、有学问、有智慧的先贤。
御史(yù shǐ)的意思:古代中国官制中的一种职位,负责监察官员的行为,维护社会秩序。
御史大夫(yù shǐ dài fū)的意思:御史大夫是古代中国官职名称,指的是掌管监察官员的高级官员。在成语中,御史大夫指的是监察官员,也可用来形容严肃、正直的官员。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明朝时期,吴中丞(即御史大夫)前往蜀地任职的情景。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典故,展现了吴中丞在蜀地的作为及其对当地文化、教育的贡献。
首先,“德车言迈,遹指蜀都”,以“德车”象征吴中丞的高尚品德与远大志向,他前往蜀地,如同驶向理想的彼岸。接着,“载此德车,御史大夫”,明确点出吴中丞的身份,强调其肩负的责任与使命。
“大夫入蜀,两膏苏枯”,赞扬吴中丞的到来,如同甘露滋润干涸的土地,为蜀地带来了生机与希望。进一步,“德车言迈,遹指蜀中”,再次强调吴中丞的行动目标,即深入蜀地,实施改革与治理。
“洽蜀先哲,粤有文翁”,提到蜀地历史上有文翁这样的贤臣,吴中丞的到来,旨在继承并发扬文翁的治蜀理念,促进蜀地的文化教育发展。“大夫入蜀,振文翁之风”,具体描述吴中丞如何在蜀地弘扬文翁的教化之风。
“蜀昔先哲,亦有武侯”,提及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又称武侯),强调蜀地历史上的杰出人物,吴中丞的到来,也意在学习和实践诸葛亮的治国理政之道。
“亦有张咏,嗣德前脩”,提到张咏,作为前贤的继承者,吴中丞在蜀地继续发扬前辈的美德与功业。
“亦有菊坡,振世名流”,“菊坡”可能是指某位知名人士或地方特色,吴中丞的到来,不仅影响了蜀地的政治与文化,也与当地名流相互影响,共同推动社会进步。
“大夫入蜀,先辙是由”,总结吴中丞在蜀地的作为,强调他的行动将为后人树立榜样,留下深远的影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丰富的历史典故,展现了吴中丞在蜀地任职期间的崇高理想、卓越成就以及对蜀地文化的深刻影响,体现了诗人对其高度的赞誉与敬仰。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