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发通州·其二》
《发通州·其二》全文
宋 / 文天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白骨丛中过一春,东将入海避风尘。

姓名变尽形容改,犹有天涯识人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白骨(bái gǔ)的意思:指人死后只剩下了骨骼,形容人或事物的残破、荒凉。

避风(bì fēng)的意思:躲避风雨,避免危险

风尘(fēng chén)的意思:指人在纷繁世事中历尽风雨、沧桑变化后依然保持坚强、不屈的品质。

识人(shí rén)的意思:指能够辨别、了解人的品质、能力、性格等。

天涯(tiān yá)的意思:指天边,引申为指遥远的地方或极远的地方。

相识(xiāng shí)的意思:相互认识,互相了解

姓名(xìng míng)的意思:指一个人的姓和名字,用来表示个人身份。

形容(xíng róng)的意思:用词语或语言描述事物的特点、性质、状态等。

注释
白骨:形容荒凉或战争后的残骸。
丛中:众多、密集。
过:度过。
一春:整整一个春季。
东将:向东而去的人。
入海:进入大海。
避风尘:逃避战乱或艰难困苦。
姓名:个人的名字。
变尽:全部改变。
形容:外貌特征。
改:更改。
犹有:仍然有。
天涯:指远方。
相识人:认识的人。
翻译
在一堆白骨中度过一个春天,
他向东边的大海逃离风尘。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飘泊异乡的游子,在春风中穿梭于白骨林立之地,心怀壮志却不得已避世俗尘。诗人通过“姓名变尽形容改”表达了个人的变化与沧桑,尽管如此,却仍旧有知音相识。这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感慨,更是对时代变迁、人事沧桑的一种深刻体验。

诗中“白骨丛中过一春”设定了一个荒凉的背景,春天本应万物复苏,却在这里显得异常凄清。"东将入海避风尘"则表明诗人想要逃离世俗纷争,但又不得不面对现实世界,这里的“东将”指向未来的希望与出路。

而最后两句“姓名变尽形容改,犹有天涯相识人”,则流露出一丝温暖。尽管个人的命运和外表都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在广袤无垠的人间世界中,还能找到几位知己,这是诗人心中难得的慰藉。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与个人命运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坚持自我、怀念知音的情感复杂性。

作者介绍
文天祥

文天祥
朝代:宋   字:履善   籍贯:浮休道   生辰:1236.6.6-1283.1.9

文天祥(1236年6月6日-1283年1月9日),初名云孙,字宋瑞,一字履善。道号浮休道人、文山。江西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富田镇)人,宋末政治家、文学家,爱国诗人,抗元名臣,与陆秀夫、张世杰并称为“宋末三杰”。宝祐四年(1256年)进士第一。开庆元年(1259年),补授承事郎、签书宁海军节度判官。咸淳六年(1270年)四月,任军器监、兼权直学士院,因草拟诏书有讽权相贾似道语,被罢官。
猜你喜欢

怀邓孝威

北风吹雪别芜域,垂柳春来倍系情。

江寺月明楼尚掩,海田潮退岛堪耕。

送穷心事宁闻道,排难风尘亦好名。

何似闭门长啸傲,一床书卷付镫檠。

(0)

秦州杂咏

玉门千万里,飞鸟去仍回。

山自昆丘矗,河从积石来。

羌人咸内附,边郡复新开。

随路邮亭少,征鸿祇独哀。

(0)

题归高士书竹画庄

太常墨竹名天下,归老文休亦潇洒。

元躬别得彭城法,醉后解衣方一写。

一枝赠我挂草堂,是时绕屋插新篁。

始知笔理侔造化,洋州胸次吞筼筜。

元躬取神兼取肖,雨至如啼风若笑。

即今折取一枝来,正看旁观无此妙。

夫夫老大尤清狂,垂肩白发双耳长。

所南画兰不画地,千秋志士同感伤。

附禺帝丘三百里,放勋葬处留遗址。

双梢愁惹苍梧云,乱痕泪点潇湘水。

元躬画此人少知,日暮易米空筐归。

只今披发飘然去,莫道前身是画师。

(0)

花朝待毛亦史不至

春云千缕卷灵绡,次第风光度绮寮。

最不分明惟燕语,绝无聊赖是花朝。

芜城作客肠应断,娄水怀人信转遥。

一树辛夷开未谢,夜来微雨更潇潇。

(0)

送严给谏入都

汉京雅重严夫子,未许桐江把钓竿。

重起千门看橐笔,传闻三省喜弹冠。

天回紫塞龙鳞动,日射青蒲鹿角寒。

又见趋庭真御史,一家骢马满长安。

(0)

香炉峡

何年香炉峡,擅此香炉名。

匡庐与会稽,秀色同削成。

篁径散彩翠,溪流澹澄明。

青云结车盖,白日悬霓旌。

孤舟泛容与,百丈纷纵横。

人影如沙虫,林林川上行。

夕阳下长坂,猿鸟尽哀鸣,征途渺何极,恻恻使心惊。

(0)
诗词分类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诗人
柳宗元 高攀龙 吾丘衍 陈陶 谢灵运 张养浩 曹唐 孙思邈 王贞仪 马戴 洪皓 刘敏中 吴筠 范当世 陈继昌 赵文 马廷鸾 金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