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通州·其二》全文
- 注释
- 白骨:形容荒凉或战争后的残骸。
丛中:众多、密集。
过:度过。
一春:整整一个春季。
东将:向东而去的人。
入海:进入大海。
避风尘:逃避战乱或艰难困苦。
姓名:个人的名字。
变尽:全部改变。
形容:外貌特征。
改:更改。
犹有:仍然有。
天涯:指远方。
相识人:认识的人。
- 翻译
- 在一堆白骨中度过一个春天,
他向东边的大海逃离风尘。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飘泊异乡的游子,在春风中穿梭于白骨林立之地,心怀壮志却不得已避世俗尘。诗人通过“姓名变尽形容改”表达了个人的变化与沧桑,尽管如此,却仍旧有知音相识。这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感慨,更是对时代变迁、人事沧桑的一种深刻体验。
诗中“白骨丛中过一春”设定了一个荒凉的背景,春天本应万物复苏,却在这里显得异常凄清。"东将入海避风尘"则表明诗人想要逃离世俗纷争,但又不得不面对现实世界,这里的“东将”指向未来的希望与出路。
而最后两句“姓名变尽形容改,犹有天涯相识人”,则流露出一丝温暖。尽管个人的命运和外表都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在广袤无垠的人间世界中,还能找到几位知己,这是诗人心中难得的慰藉。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与个人命运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坚持自我、怀念知音的情感复杂性。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题归高士书竹画庄
太常墨竹名天下,归老文休亦潇洒。
元躬别得彭城法,醉后解衣方一写。
一枝赠我挂草堂,是时绕屋插新篁。
始知笔理侔造化,洋州胸次吞筼筜。
元躬取神兼取肖,雨至如啼风若笑。
即今折取一枝来,正看旁观无此妙。
夫夫老大尤清狂,垂肩白发双耳长。
所南画兰不画地,千秋志士同感伤。
附禺帝丘三百里,放勋葬处留遗址。
双梢愁惹苍梧云,乱痕泪点潇湘水。
元躬画此人少知,日暮易米空筐归。
只今披发飘然去,莫道前身是画师。
香炉峡
何年香炉峡,擅此香炉名。
匡庐与会稽,秀色同削成。
篁径散彩翠,溪流澹澄明。
青云结车盖,白日悬霓旌。
孤舟泛容与,百丈纷纵横。
人影如沙虫,林林川上行。
夕阳下长坂,猿鸟尽哀鸣,征途渺何极,恻恻使心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