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越州歌二十首·其十四》
《越州歌二十首·其十四》全文
宋 / 汪元量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风毛雨共凄凉,燕子楼空恨恨长。

今日客逢新酒熟,夜来春落花忙。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风毛(fēng máo)的意思:形容人或物体轻盈、灵活。

恨恨(hèn hèn)的意思:非常愤怒或憎恶。

今日(jīn rì)的意思:今天;现在

来春(lái chūn)的意思:指春天的到来或春季的来临。

落花(luò huā)的意思:指美好的事物逝去或破灭,形容事物的悲凉或人的遭遇不幸。

毛雨(máo yǔ)的意思:指细小轻柔的雨,形容雨水细密纷纷而下。

凄凉(qī liáng)的意思:形容景象、声音等给人以寒冷、凄凉、悲哀之感。

夜来(yè lái)的意思:夜晚到来;指在夜间发生或到达。

注释
丝:形容风雨轻柔。
风:微风。
毛雨:细雨。
共:一起。
凄凉:凄清、冷清。
燕子楼:古代名楼,此处象征着空寂或怀念之地。
恨恨长:深深的遗憾和哀愁。
今日:今天。
客:客人。
逢:遇见。
新酒熟:新酿的美酒已经成熟。
夜来:夜晚来临。
春去:春天离去。
落花忙:落花纷飞,形容春天的凋零。
翻译
微风细雨带来凄清,空荡的燕子楼中满是哀伤。
今日我遇见了新酿的美酒,夜晚过去,春天离去,落花纷飞忙碌。
鉴赏

这段诗句出自宋末元初的文学家汪元量的《越州歌二十首》中的第十四首。全诗描绘了一幅凄美的春日景象,融合了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

"丝风毛雨共凄凉"一句,以轻柔细腻的语言描述了春天的细雨给人带来的凄凉感觉,这种细雨如同丝线般细薄,既描绘了春日的湿润气氛,也映射出诗人的内心之感。

"燕子楼空恨恨长"则是借用了燕子的形象来表达诗人对往昔岁月的无尽怀念。燕常在旧时建筑中筑巢,故而“燕子楼空”成为了传统文学中常用的意象,用以寄寓对过往美好时光的留恋与哀愁。

"今日客逢新酒熟"一句则切换了场景,诗人在今日偶遇新酿好的美酒,这种偶然的邂逅让人不禁想要暂停脚步,品尝这份美好。这里的“新酒”象征着生活中的小确幸和快乐。

"夜来春去落花忙"则是对时间流转与自然界变化的一种感慨。在夜幕降临之时,春天也悄然离去,而落花在风中飘散,这一切都显得那么匆忙,让人不禁感叹生命和美好的短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以及对过往时光的怀念,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中的美好与哀愁的情感体验。

作者介绍
汪元量

汪元量
朝代:宋

汪元量(1241~1317年后),南宋末诗人、词人、宫廷琴师。字大有,号水云,亦自号水云子、楚狂、江南倦客,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咸淳(1265年~1274年)进士。南宋度宗时以晓音律、善鼓琴供奉内廷。元军下临安,随南宋恭帝及后妃北上。留大都,侍奉帝后。时文天祥因抗元被俘,囚禁狱中,汪元量不顾个人安危,常去探望,两人以诗唱和,互相激励,结下了深厚情谊。
猜你喜欢

雨后延缘长河旋跸清禁观农有喜斐然成章

香山夜雨达明发,驾言清跸旋彤阙。

文侯策骑会虞人,况有明纶肃朝谒。

肩舆诘且下山蹊,平原雨足致泞泥。

彼人子也劳何为,停舆命易我马骑。

我马紫骝安且速,滑刺泥行俨平陆。

辛苦应教怀仆夫,富贵何须傲黄屋。

跋涉曾无十里遥,兰舟舣待长春桥。

顺流扬帆岂不逸,我欲因之聊习劳。

习劳未比农劳最,麦畴黍町延一带。

今岁雨晴幸时若,未至西成敢即快。

长河来往已多年,几经欣戚缘农田。

荷锄者叟鳞塍边,尔我同为未息肩。

(0)

泛舟长河过万寿寺

龙见将常雩,致斋返紫禁。

兰舟过照园,秀木张清荫。

问景谢今步,领要忆前吟。

却非辟异端,吾不为已甚。

(0)

四帝诗四首·其二唐太宗

创守一人备,无过唐太宗。

所遭值天伦,命也难强同。

英识早绝群,降志牧谦冲。

有谏无不嘉,广辟四门聪。

行仁有明效,德彝惜未逢。

斗米才三钱,使我希休风。

(0)

西岭

西岭盘之西,问景曾未经。

由兹至蟠龙,云近廿里程。

羊肠虽纡巇,跋马犹堪登。

拂曙披烟萝,露浓花木馨。

云罩莫衡高,岩松辨层青。

须臾海日出,玉柱标铜钲。

放眼得奇观,万象俱光明。

(0)

清晖气向融,景淑古盘中。

染遍杨丝绿,催齐杏蕊红。

岚光方淡荡,云影忽西东。

欲换春衫未,还防松下风。

(0)

东竺庵叠旧作韵·其三

心机静处峰当户,耳观清时泉绕阶。

今昔何须参历历,对山不异乐山怀。

(0)
诗词分类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陈维崧 宋祁 皇甫汸 郭之奇 袁宏道 李纲 刘敞 孙承恩 何景明 薛瑄 黄衷 邵雍 李东阳 戴亨 湛若水 区大相 王恭 张弼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