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八柱(bā zhù)的意思:形容房屋结构牢固,稳固如八根柱子。
不惯(bù guàn)的意思:不习惯、不适应
风涛(fēng tāo)的意思:形容风势或波浪汹涌澎湃,喻指形势变化剧烈。
惯经(guàn jīng)的意思:指经验丰富,对某种事物或工作有熟练的掌握和处理能力。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横陈(héng chén)的意思:横陈指的是东西摆放得横七竖八、杂乱无章的样子。形容事物无序、混乱。
声浪(shēng làng)的意思:指声音的传播范围或声势浩大的声音。
松声(sōng shēng)的意思:指松树风吹时发出的声音,比喻文人雅士的吟咏声音。
一篷(yī péng)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数量众多,多用来形容人多或事情多。
作风(zuò fēng)的意思:指一个人或团体在工作、生活中形成的一种稳定的行为方式和态度。
- 翻译
- 傍石横陈的是八根柱子支撑的亭子,
一顶小篷子低矮得像只小船。
- 注释
- 傍石:靠着石头。
横陈:横向排列。
八柱亭:有八根柱子的亭子。
篷:遮阳或挡雨的小棚。
撱:形容物体扁平而紧密。
矮:低矮。
船形:形状像船。
松声:松树的声音。
浪作:像波浪一样。
风涛吼:风声和涛声如同怒吼。
何处:哪里。
惯经:习惯经历。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风景,通过对比和夸张的手法,展现了自然之美。"傍石横陈八柱亭"一句,设置了场景,将读者带入一个有着八根柱子、靠近岩石的亭子的空间。这不仅描绘出了亭子的结构,也让人感受到其坚固与稳重。
接着的"一篷撱矮似船形",则通过对比,让读者想象到亭子的轮廓如同一艘静静停靠的船只。这里的“篷”指的是亭子上覆盖的瓦片,而“撱矮”则表现出亭子结构的低矮与紧凑,形似小船。
"松声浪作风涛吼"一句,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松树的沙沙声音比喻为波涛的声音,使得自然界的动静都充满了生命力。这里的“浪”字使用得非常精彩,它既形容着松声的连绵不绝,又让人联想到波涛,增强了画面的动感。
最后一句"何处风涛不惯经"则是在提问,在这样的环境中,哪里会有不习惯于这般风涛之声的地方?这里“惯”字的使用,让读者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沉醉与享受。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亭子结构和周围环境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对宁静生活状态的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