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共幽云约,秋随绛帐还。
- 拼音版原文全文
舟 次 通 泉 精 舍 唐 /郑 谷 江 清 如 洛 汭 ,寺 好 似 香 山 。劳 倦 孤 舟 里 ,登 临 半 日 间 。树 凉 巢 鹤 健 ,岩 响 语 僧 闲 。更 共 幽 云 约 ,秋 随 绛 帐 还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半日(bàn rì)的意思:半天,一段时间的一半。
登临(dēng lín)的意思:登上高处或高山,指登上高处以观赏美景或远望。
孤舟(gū zhōu)的意思:指一个人孤独无助、处境艰难,如同独自乘坐一只小船在汹涌的大海中航行。
好似(hǎo sì)的意思:好像;仿佛
鹤健(hè jiàn)的意思:形容人体态挺拔、健康长寿。
绛帐(jiàng zhàng)的意思:绛帐是指古代帝王所用的红色帐篷,用于象征权威和尊贵。
劳倦(láo juàn)的意思:
疲劳。《史记·东越列传》:“是时楼船将军 杨僕 使使上书,愿便引兵击 东越 。上曰士卒劳倦,不许。”《醒世恒言·白玉娘忍苦成夫》:“那 张进 因在路上鞍马劳倦,却又受了些风寒,在饭店上生起病来。” 鲁迅 《书信集·致曹靖华》:“我已经几乎复元,写几千字,也并不觉得劳倦。”
洛汭(luò ruì)的意思:指人心思缜密,机智聪明。
日间(rì jiān)的意思:白天,指阳光下的时间段。
树凉(shù liáng)的意思:指在树荫下乘凉,比喻在适当的地方安享福利。
香山(xiāng shān)的意思:指非常香,香气扑鼻。
- 翻译
- 江水清澈得如同洛阳附近的洛汭,寺庙静美得犹如香山一般。
在劳累的小舟中,我暂作停留,登高望远了半日。
林间的清凉让鹤儿们栖息得精神焕发,山岩回荡着僧人们的闲谈声。
我与幽深的云雾相约,期待秋天随着红帐(可能指夕阳)一同归来。
- 注释
- 江:江水。
清:清澈。
如:如同。
洛汭:洛阳附近的洛河口。
寺:寺庙。
似:犹如。
香山:香山寺,可能是地名。
劳倦:劳累。
孤舟:小舟。
登临:登高望远。
半日:半天。
树凉:林间的清凉。
巢:栖息。
鹤健:鹤儿精神焕发。
岩响:山岩回声。
语:交谈。
僧闲:僧人闲谈。
幽云:幽深的云雾。
约:相约。
秋:秋天。
绛帐:红色的帷帐,这里可能指夕阳。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自然景象和一种超脱世俗的生活状态。诗人将江水比作洛阳的汭河,寺院则如同香山的美丽。这两处都是古代著名的风景名胜,因此诗中立刻营造出一片安详与秀丽的氛围。
“劳倦孤舟里,登临半日间。”表达了诗人在长时间的旅途之后,感到疲惫不堪,独自一人坐在小船里,选择一个僻静的地方停留下来。这个画面体现出一种逃离尘世、寻求心灵宁静的愿望。
“树凉巢鹤健,岩响语僧闲。”则描绘了一种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场景:树荫下清凉宜人,鹤在树上安居;岩石间回声传递着佛寺中的低语,这些都是诗人所追求的宁静生活。
最后两句“更共幽云约,秋随绛帐还。”进一步强化了这种超然物外的心境。诗人希望与那远离尘世的幽深云气相伴,与之契合;而当秋天来临时,诗人愿意随着那柔和如绸缎般的秋风回到自己的帐幕中。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写,以及诗人内心世界的抒发,展现了一个追求精神自由与宁静生活状态的理想。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