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游赤松·其二》
《游赤松·其二》全文
元 / 金涓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桃花流水红尘,洞口仙凡隔几邻。

刘阮若知人世换,春风那肯问归津。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春风(chūn fēng)的意思:形容人在顺利、得意的时候的心情愉快。

红尘(hóng chén)的意思:红尘是指尘世间的繁华喧嚣、纷扰琐事,也代表着人世间的欢乐与痛苦。

流水(liú shuǐ)的意思:形容水流不断、源源不绝的样子,也用来比喻事物连续不断、不停地发生。

刘阮(liú ruǎn)的意思:形容人的品行恶劣,行为不端正。

人世(rén shì)的意思:指人间世界,泛指人类社会。

桃花(táo huā)的意思:桃花是指桃树开花的景象,常用来比喻美好的爱情或婚姻。

仙凡(xiān fán)的意思:指超凡脱俗、与众不同,形容人或事物具有非凡的品质或境界。

知人(zhī rén)的意思:了解人的性格和能力,并恰当地安排工作或职位。

桃花流(táo huā liú)的意思:形容桃花盛开的景象,也用来比喻妇女的美貌。

桃花流水(táo huā liú shuǐ)的意思:形容景色美丽如画,如诗如画。

鉴赏

这首诗名为《游赤松(其二)》,作者是元末明初的金涓。诗中以桃花流水起兴,暗示了一种超脱尘世的隐逸氛围。"桃花流水出红尘"描绘了桃花盛开、流水潺潺的景象,象征着远离世俗的宁静与纯洁。"洞口仙凡隔几邻"进一步强化了这种超然与人间的距离感,仿佛仙境就在眼前,但又遥不可及。

后两句通过刘阮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感慨。刘阮是传说中的仙人,如果他们知晓人间已历经沧桑,恐怕连春风都不再询问渡口,暗示了诗人对世事无常的深深感叹。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性较强,借景抒怀,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人世沧桑的沉思。

作者介绍
金涓

金涓
朝代:元   字:德原   籍贯:义乌   生辰:1306—1382

金涓(1306—1382),字德原,义乌人。尝受经于许谦,又学文章于黄溍。尝为虞集、柳贯所知,交荐于朝,皆辞不赴。明初,州郡辟召,亦坚拒不起,教授乡里以终。
猜你喜欢

拟孟东野

露寒月色苦,夜静秋声急。

客子隐不眠,中心万端集。

饥乌亦知啼,枯鱼亦知泣。

今古无真情,黄金铸颜色。

(0)

寿北里先生

竹杖方袍久不疑,萧然茗碗雪来时。

枯桐未卖宁堪爨,古墨多残足疗饥。

已过虎溪难强笑,欲投鱼腹亦成痴。

但将泡影看身世,海角天涯月一池。

(0)

蜃楼歌

天空海阔波不兴,浴日浴月百宝生。

海滨老人双眼明,昨宵仰见营室星。

帝命海若修乾城,六丁六甲胥效灵。

骑箕传说版筑鸣,吴刚伐柯声丁丁。

扶桑若木为栋楹,龙宫珊瑚装画屏。

天孙云锦交疏棂,空中楼阁随目成。

千尺百尺通杳冥,瑶台璇室差可京。

玉堂金马意所轻,便欲埃风予上征。

排闼直入掉臂行,云霞接足飞腾腾。

俛视下界如苍蝇,终朝仆仆昏不停。

随人啄腐还吞腥,焉知大鱼化为鹏。

六月一息九万程,何时与尔徙南溟。

伫立久视中屏营,天门乍阖鸟西倾。

繁华寂寞如转睛,重楼复道归太清。

中星熠熠云英英,谛观乃是大蛤精。

鼓吻吐气成幻形,老人自歌还自听。

鼋鼍睡熟唤不醒,醒来但见桑田变沧海,高岸为谷深为陵。

迷楼绮阁今何在,铜驼荆棘分纵横。

乾城终古长如此,何须东海访蓬瀛。

(0)

转禅病出诃林

久病伤为客,寒虫候月艰。

三冬诃子舍,八载荔枝山。

始觉浮生促,深知平日閒。

近思芦服味,念汝海云间。

(0)

题自写山水箑寄怀胡古泉

有客迢迢隔剑关,相思无计慰离颜。

却从鸟道干盘外,写寄江南平远山。

(0)

哭长姊诗

允矣我姊,令德祁祁。十年之长,事为我仪。

我纫姊线,我读姊师。怡怡闺闼。

我迈十龄,姊赋于归。翩翩者雁,中道分飞。

虽曰童稚,怆矣其悲。道里悠远,山川间之。

滔滔岁月,绵绵予思。星次载周,姊再归宁。

春仲斯至,夏首斯征。来若萌华,别如振英。

譬彼山泉,分流趋壑。始则同源,终焉异托。

维此东国,扰矣时艰。鸿阻于冥,鱼沈于渊。

不相见者,三十馀年。我赋流离,罔或宁处。

历百苦辛,晤言以诉。胡不我顾,而即长暮。

我有梦寐,忆姊旧形。今也何似,我弗姊明。

我昔焚巢,姊闻而伤。今也冥漠,姊或予忘。

哀矣予情,爰托斯文。我弗姊睹,姊宁我闻。

昭昭莫形,冥冥安处。知灵有无,恸此泉路。

(0)
诗词分类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诗人
刘克庄 苏轼 胡应麟 杨万里 欧大任 姚燮 彭孙贻 白居易 赵蕃 梅尧臣 程敏政 陈献章 韩淲 杜甫 刘崧 范成大 邓云霄 朱熹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