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哀汤与立父·其二》
《哀汤与立父·其二》全文
宋 / 王之道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一门今七世,谁复似君家

盛事追公艺,高风映伯华。

板舆就养玉树兴嗟

叔子何在,魂应到马牙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板舆(bǎn yú)的意思:指人的身体僵硬,活动不灵活。形容行动迟缓、不灵敏。

高风(gāo fēng)的意思:指高尚的风气和崇高的品质。

何在(hé zài)的意思:何处,在哪里。

就养(jiù yǎng)的意思:指依靠别人供养,不自力更生。

君家(jūn jiā)的意思:指贵族或富人的家庭。

马牙(mǎ yá)的意思:形容人的牙齿非常坚固。

盛事(shèng shì)的意思:盛大的事件或庆典

叔子(shū zǐ)的意思:指父亲的弟弟,也泛指辈分比自己大的男性亲属。

兴嗟(xīng jiē)的意思:兴奋欢喜的样子。

一门(yī mén)的意思:指某种特定的学问、技艺或学科。

玉树(yù shù)的意思:指品质高尚、才华出众的人或事物。

注释
七世:指家族延续七代。
君家:指诗中提到的家庭。
公艺:可能是指历史上有声誉的人物,此处用来形容家族的荣耀。
伯华:可能是古代贤人的名字,用来象征高尚的品质。
板舆:古代一种竹制的轻便车,用于养老。
玉树:比喻有才华的人,此处指去世的父亲。
马牙:可能是指一个地方名,也可能象征着死后归宿。
翻译
如今一门七代人,还有谁能比得上你家的荣耀。
家族的盛事追忆着公艺般的辉煌,高尚的风范如同伯华般耀眼。
你的父亲正享受着安养,突然间我们感叹他的早逝。
叔子如今在哪里?他的灵魂应当已经飞往了马牙山。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王之道的《哀汤与立父(其二)》。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是在追忆和怀念一位已经去世的亲人或朋友。在古代中国,一门七世同堂是一个家族繁荣昌盛的象征,而“谁复似君家”表达了诗人对于这份繁华难以再现的感慨。"盛事追公艺,高风映伯华"则是在赞美这位已逝者的伟大功绩和高尚品格。

"板舆方就养,玉树遽兴嗟"中的“板舆”指的是古代贵族或官宦使用的车辆,“玉树”则喻指君子或德才兼备之人,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逝者的尊敬和不舍。最后两句“叔子今何在,魂应到马牙”,诗人通过对逝者灵魂的追问,表达了自己内心深处的思念之情,以及希望逝者安息的愿望。

整首诗语言凝练,情感真挚,通过对逝者的怀念和赞美,展现了一种超越生死的精神寄托。

作者介绍
王之道

王之道
朝代:宋   籍贯:庐州濡须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庐州濡须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
猜你喜欢

章坞庵

路尽庵才出,云深山更藏。

陂池新得水,松桧旧成行。

午供随斋钵,留题陟上方。

林鸠方唤雨,归路恐相妨。

(0)

悼刘仲远·其二

朝共阿戎饭,暮同乌戍舟。

新诗蒙惠好,顾我阙赓酬。

化鹤惊何往,观鱼事已休。

音容无日见,巾屦想神游。

(0)

寄内及儿女二首·其二

幼子未识面,吾儿无用英。

家虽以儒奋,身欲事农耕。

水竹为居处,布荆令女行。

超然老夫妇,脱粟配藜羹。

(0)

留别俞孝显孝扬

生事平生非我谋,饥寒长是费君忧。

相如自厌游成倦,曲逆人知老不侯。

尽室经年曾未厌,一官千里去难留。

异时安否如相忆,一问溪头上水舟。

(0)

留别陈明叔兼属胡仲威五首·其一

我去孰君友,君留谁我游。

定应缘宿契,不待分今投。

年事鬓俱白,时名诗独优。

未知兹日别,重见又何由。

(0)

雨中不出呈斯远兼示成父四首·其二

岁事今无几,来归略未安。

若为佳抱发,赖有好诗看。

剩欲江村访,却遭天气寒。

雪犹思剡曲,雨亦过苏端。

(0)
诗词分类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诗人
朱之瑜 陈希烈 张正元 何去非 张公乂 方琬 李文藻 莲花妓 陈大受 许孟容 刘光谦 洪兴祖 彭泰翁 钟谟 洪子舆 徐商 甄后 吴隐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