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板舆(bǎn yú)的意思:指人的身体僵硬,活动不灵活。形容行动迟缓、不灵敏。
高风(gāo fēng)的意思:指高尚的风气和崇高的品质。
何在(hé zài)的意思:何处,在哪里。
就养(jiù yǎng)的意思:指依靠别人供养,不自力更生。
君家(jūn jiā)的意思:指贵族或富人的家庭。
马牙(mǎ yá)的意思:形容人的牙齿非常坚固。
盛事(shèng shì)的意思:盛大的事件或庆典
叔子(shū zǐ)的意思:指父亲的弟弟,也泛指辈分比自己大的男性亲属。
兴嗟(xīng jiē)的意思:兴奋欢喜的样子。
一门(yī mén)的意思:指某种特定的学问、技艺或学科。
玉树(yù shù)的意思:指品质高尚、才华出众的人或事物。
- 注释
- 七世:指家族延续七代。
君家:指诗中提到的家庭。
公艺:可能是指历史上有声誉的人物,此处用来形容家族的荣耀。
伯华:可能是古代贤人的名字,用来象征高尚的品质。
板舆:古代一种竹制的轻便车,用于养老。
玉树:比喻有才华的人,此处指去世的父亲。
马牙:可能是指一个地方名,也可能象征着死后归宿。
- 翻译
- 如今一门七代人,还有谁能比得上你家的荣耀。
家族的盛事追忆着公艺般的辉煌,高尚的风范如同伯华般耀眼。
你的父亲正享受着安养,突然间我们感叹他的早逝。
叔子如今在哪里?他的灵魂应当已经飞往了马牙山。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王之道的《哀汤与立父(其二)》。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是在追忆和怀念一位已经去世的亲人或朋友。在古代中国,一门七世同堂是一个家族繁荣昌盛的象征,而“谁复似君家”表达了诗人对于这份繁华难以再现的感慨。"盛事追公艺,高风映伯华"则是在赞美这位已逝者的伟大功绩和高尚品格。
"板舆方就养,玉树遽兴嗟"中的“板舆”指的是古代贵族或官宦使用的车辆,“玉树”则喻指君子或德才兼备之人,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逝者的尊敬和不舍。最后两句“叔子今何在,魂应到马牙”,诗人通过对逝者灵魂的追问,表达了自己内心深处的思念之情,以及希望逝者安息的愿望。
整首诗语言凝练,情感真挚,通过对逝者的怀念和赞美,展现了一种超越生死的精神寄托。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留别俞孝显孝扬
生事平生非我谋,饥寒长是费君忧。
相如自厌游成倦,曲逆人知老不侯。
尽室经年曾未厌,一官千里去难留。
异时安否如相忆,一问溪头上水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