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8日(农历三月廿一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养疴杂诗·其八》
《养疴杂诗·其八》全文
清 / 黄遵宪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处裈残虱扫除清,绕鬓飞蚊不一鸣。

高枕胸中了无事,如何不睡又天明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一(bù yī)的意思:不相同;不一致

高枕(gāo zhěn)的意思:指心情安逸,没有忧虑。

何不(hé bù)的意思:表示提出建议或劝告,意思是为什么不去做某件事情。

了无(le wú)的意思:形容完全没有,一无所有

如何(rú hé)的意思:表示询问或描述做某事的方法或步骤。

扫除(sǎo chú)的意思:清除、清理、清扫

天明(tiān míng)的意思:指夜晚过去,天快要亮的时候。

无事(wú shì)的意思:没有事情发生,平静无事

胸中(xiōng zhōng)的意思:指一个人内心深处的思想、情感或抱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病中静养的情景,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内心的平静与外界的喧嚣形成鲜明对比。

首句“处裈残虱扫除清”,形象地描绘了病榻上的环境,衣物上残留的虱子被清除干净,营造出一种整洁、清静的氛围。这里的“裈”指的是病人的衣裤,“残虱”则暗示了病痛带来的不适,而“扫除清”则表达了诗人对病痛的克服和对环境的整理,体现出一种积极面对生活的态度。

次句“绕鬓飞蚊不一鸣”,将视线转向了病人的周围,蚊虫在耳边飞舞却未发出声响。这一细节描写,既表现了环境的宁静,也暗示了病人的专注与内心的平静。蚊虫的“不一鸣”与前一句的“扫除清”相呼应,进一步强调了环境的清静和内心的安宁。

后两句“高枕胸中了无事,如何不睡又天明?”则是对诗人内心状态的直接抒发。虽然身体处于病痛之中,但心灵却仿佛得到了某种超脱,胸中了无杂念,甚至在这样的状态下难以入眠,直到天明。这种现象看似矛盾,实则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体悟和对自我精神世界的追求。通过“高枕”这一动作,诗人将自己置于一个超然的位置,与外界的纷扰隔绝,达到了一种心灵上的自由与宁静。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病中环境和内心状态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面对病痛时的坚韧与超脱,以及对生活深邃的思考和感悟。通过对比病痛与宁静,诗人传达了一种在逆境中寻求内心平和与精神自由的哲学思考。

作者介绍
黄遵宪

黄遵宪
朝代:清   字:公度   籍贯:汉族客家   生辰:1848年4月27日~1905年3月28日

黄遵宪(1848年4月27日-1905年3月28日)汉族客家人,字公度,别号人境庐主人,清朝诗人,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黄遵宪出生于广东嘉应州,1876年中举人,历充师日参赞、旧金山总领事、驻英参赞、新加坡总领事,戊戌变法期间署湖南按察使,助巡抚陈宝箴推行新政。工诗,喜以新事物熔铸入诗,有“诗界革新导师”之称。黄遵宪的作品有《人境庐诗草》、《日本国志》、《日本杂事诗》等。
猜你喜欢

李花已尽再用前韵末章专属蒙景明资一笑也

向来风前见桃李,今日纷纷落风尾。

老人于花亦何有,不用天公事嗔喜。

漫天高跨风力长,更飞急雨湔馀香。

雪儿歌底踏舞马,燕子泥边随滥觞。

明妆皎皎争前列,触手还羞疑不洁。

芳菲已断阳台梦,只有消烦嚼冰雪。

明年祇应花更奇,岂无方略留春辉。

欲作短章凭阿素,只待西邻之子归。

(0)

牟元礼挽章

泪注琼瑰事可伤,白衣回首白云乡。

两三遗册新诗在,四十馀年素业荒。

学海骤乾千顷浪,儒林旧剪一枝芳。

风流未寄三题草,光焰谁家万丈长。

不作人间金榜客,应为天上玉楼章。

诙谐未见车公口,锦绣应无李白肠。

幽鸟空啼疏竹径,青灯愁见旧梧堂。

就中有事空堪恨,谁问双亲两鬓霜。

(0)

清富轩

道高清识自超殊,白璧黄金视若无。

坐侧拥书皆是宝,望中森木尽为奴。

朱帘画栋皆成俗,绿水青山可与娱。

日有轻肥寻访去,每教留恋过残铺。

(0)

送何子应二首·其二

功名本自属诸生,谁向沧浪便濯缨。

枕上日高惟我懒,船头风饱看君行。

眼前历历几经手,意外悠悠久系情。

待得封侯应有日,胸中况贮万奇兵。

(0)

雨中书事

昨夜风吹茅苇纷,今朝急雨洗崖痕。

山山霞没江喧枕,树树鸠鸣云到门。

隐几真心开暝照,翻书老膝痹危蹲。

山居染得疏慵病,无复功名皓首论。

(0)

疏拙

越冠齐瑟事皆非,疏拙惟甘与世违。

客路莺花愁里看,故山烟雨梦中归。

采薇有备淮南静,移粟无谋浙右饥。

纳纳乾坤须俊杰,湘翁祇合制荷衣。

(0)
诗词分类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王哲 孙原湘 俞樾 祁顺 萨都剌 祝允明 贯休 倪谦 陈与义 王守仁 黄淳耀 解缙 王梵志 樊增祥 汪元量 孟郊 周密 曾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