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嵯峨(cuó é)的意思:形容山势高耸、雄伟壮丽。
檐花(yán huā)的意思:指房檐上的花朵,形容房屋装饰华丽。
得岁(de suì)的意思:指人们在生活中得到的岁月,意味着时间的流逝和岁月的积累。
儿嬉(ér xī)的意思:形容孩子玩耍嬉戏的样子。
风动(fēng dòng)的意思:形容风势强劲,动力雄厚。
抚掌(fǔ zhǎng)的意思:用手掌轻轻地拍打,表示高兴或满意。
鹤发(hè fà)的意思:指年老而头发依然黑白相间,像白鹤的羽毛一样。
金华(jīn huá)的意思:指财富充裕、繁荣昌盛的景象。
莱衣(lái yī)的意思:指一个人身上的衣服破烂不堪,破衣烂衫。
婆娑(pó suō)的意思:形容舞蹈或树木等摇曳的样子,也可用来形容人的姿态或行动优美。
妻子(qī zi)的意思:指已婚女子,与丈夫共同生活并相互扶持的女性。
如何(rú hé)的意思:表示询问或描述做某事的方法或步骤。
山水(shān shuǐ)的意思:指自然风景,也用来形容艺术作品或人物的美丽和高尚。
生縠(shēng hú)的意思:指人生短暂,时间过得很快,比喻人生如梦一场,转瞬即逝。
时时(shí shí)的意思:不断、一直、时常
岁月(suì yuè)的意思:岁月指的是时间的流逝和年岁的变迁。它常用来表达人生的短暂和岁月的无情。
庭柯(tíng kē)的意思:指人的品行或道德修养,比喻一个人的家庭教育。
祥风(xiáng fēng)的意思:形容吉祥如意,充满喜庆气氛。
一曲(yī qǔ)的意思:指一首曲子,也用来比喻一段事情或一段时间。
赢得(yíng de)的意思:获得胜利或成功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祥和的生活画卷,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与对自然美景的热爱。
首句“兰江生縠波,金华郁嵯峨”以兰江的波纹和金华山的巍峨,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壮丽的自然景观。接下来,“是中鹤发亲,赢得岁月多”则转向对人物的描写,通过一位白发老人的形象,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生活的沉淀,老人在这样的环境中度过了许多岁月,仿佛与自然融为一体。
“时时著莱衣,儿嬉为婆娑”描绘了老人与孩子们共度欢乐时光的情景,莱衣象征着简朴的生活,儿嬉则展现了童年的无忧无虑,两者形成鲜明对比,凸显了生活的丰富层次。老人在孩子们的嬉戏中找到了乐趣,也传递了生活的智慧与平和。
“抚掌问妻子,我意今如何”这一句充满了生活哲学的思考,老人以轻松的姿态与家人交流,探讨生活的意义,体现了对家庭情感的珍视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探索。
“祥风动檐花,美日行庭柯”描绘了自然界的美好景象,祥风轻拂,檐下的花朵随风摇曳,美日斜照,庭中的树木投下斑驳的光影,这些细节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和诗意。
最后,“更觉山水外,一曲欸乃歌”将思绪从眼前的美景延伸至更广阔的天地,似乎在说,即使是在山水之外,也能找到心灵的慰藉,一曲悠扬的歌声,或许就是心灵深处最真实的呼唤。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人物活动的细腻描绘,展现了生活的美好与深邃,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友人归青社
雕鹗途程在碧天,綵衣东去复何言。
二千宾客旧知己,十二山河新故园。
吟看桂生溪月上,醉听鲲化海涛翻。
好期圣代重相见,莫学袁生老竹轩。
八月五日中部官舍读唐历天宝已来追怆故事
将寻国朝事,静读柳芳历。
八月日之五,开卷忽感激。
正当天宝末,抚事坐追惜。
仰思圣明帝,贻祸在肘腋。
杨李盗吏权,贪残日狼籍。
燕戎伺其便,百万奋长戟。
两河连烟尘,二京成瓦砾。
生人死欲尽,揳业犹不息。
肃宗传宝图,寇难连年击。
天地方开泰,铸鼎成继述。
万国哭龙衮,悲思动蛮貊。
自此千秋节,不复动金石。
悲风扬霜天,穗帷冷尘席。
零落太平老,东西乱离客。
往往为余言,呜咽泪双滴。
况当近塞地,哀吹起边笛。
抚几观陈文,使我心不怿。
花萼笑繁华,温泉树容碧。
霓裳烟云尽,梨园风雨隔。
露囊与金镜,东逝惊波溺。
昔闻欢娱事,今日成惨戚。
神仙不可求,剑玺苔文积。
万古长恨端,萧萧泰陵陌。
《八月五日中部官舍读唐历天宝已来追怆故事》【唐·舒元舆】将寻国朝事,静读柳芳历。八月日之五,开卷忽感激。正当天宝末,抚事坐追惜。仰思圣明帝,贻祸在肘腋。杨李盗吏权,贪残日狼籍。燕戎伺其便,百万奋长戟。两河连烟尘,二京成瓦砾。生人死欲尽,揳业犹不息。肃宗传宝图,寇难连年击。天地方开泰,铸鼎成继述。万国哭龙衮,悲思动蛮貊。自此千秋节,不复动金石。悲风扬霜天,穗帷冷尘席。零落太平老,东西乱离客。往往为余言,呜咽泪双滴。况当近塞地,哀吹起边笛。抚几观陈文,使我心不怿。花萼笑繁华,温泉树容碧。霓裳烟云尽,梨园风雨隔。露囊与金镜,东逝惊波溺。昔闻欢娱事,今日成惨戚。神仙不可求,剑玺苔文积。万古长恨端,萧萧泰陵陌。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31267c679cf08e308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