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边草黄,胡人马初壮。
千蹄使椎牛,百瓮令设醠。
丧乃军之羞,节制由处上。
进退从其呼,何能求必当。
得丧(de sàng)的意思:指因得了某种不幸或灾祸而丧失了某种东西或处境变得糟糕。
登坛(dēng tán)的意思:指升迁到高位或高级职位。
二事(èr shì)的意思:指两个事情或情况。
胡人(hú rén)的意思:指没有文化修养、粗鲁无礼的人。
节制(jié zhì)的意思:节制是指控制自己的欲望和行为,以保持适度和克制。
进退(jìn tuì)的意思:形容处境困难,进退两难。
凯歌(kǎi gē)的意思:凯歌指胜利的欢呼声或歌曲,形容战胜敌人、取得胜利后的喜悦与欢庆之情。
芒角(máng jiǎo)的意思:形容人的角力、斗争能力强,有勇气和智慧。
旄头(máo tóu)的意思:指旗帜的顶端,也泛指旗帜。用来形容人的威风和威严。
免得(miǎn de)的意思:为了避免某种不利的情况或结果,采取措施以防止发生。
铙鼓(náo gǔ)的意思:指喧闹、热闹的场合或局面。
偏将(piān jiàng)的意思:指在军队中担任副将、副官的人。
人马(rén mǎ)的意思:指人和马,形容人的行动迅速敏捷。
思古(sī gǔ)的意思:思念古时的人物、事物或时代。
亭障(tíng zhàng)的意思:亭障是一个四字成语,意为“亭子前面设有栏杆,表示有人在亭子中休息或保护亭子不受侵扰”。引申意义为保护或阻挡外来的侵害。
未免(wèi miǎn)的意思:表示某种情况或行为过于极端、不可避免或无法容忍。
无奈(wú nài)的意思:表示无法改变或无可奈何的心情或境地。
西向(xī xiàng)的意思:指向西方发展,表示追求新的事物或改变现状的意愿。
挟纩(jiā kuàng)的意思:指利用别人的力量或条件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愿思(yuàn sī)的意思:心愿、思念、思念某人
月黑(yuè hēi)的意思:指夜晚月亮被乌云遮蔽,形容黑暗无光。
椎牛(zhuī niú)的意思:用木棍敲打牛背,比喻用强力手段迫使他人屈服。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送渭州刘太保》,以边塞景象和战争情境为背景,表达了对友人的勉励与告诫。首句“月黑见旄头,芒角渐西向”描绘了月色昏暗中敌军旗帜显现的情景,暗示战事即将来临。接着,“八月边草黄,胡人马初壮”写出了秋季边疆草木凋零,胡人军队正值士气高昂之时。
诗人接着表达对刘太保的赞扬:“无奈我兵雄,方为汉偏将”,肯定了他的英勇和作为汉军将领的责任。然而,他也提醒:“尝闻登坛人,亦未免得丧”,意在说即使是身经百战的将领,胜利与失败都是常事。诗人希望刘太保凯旋时,能有欢庆的锣鼓声:“得为凯歌还,铙鼓喧亭障”。
最后,诗人强调军事行动中的节制和指挥的重要性:“丧乃军之羞,节制由处上”,指出丧失理智或过度激进是军事上的耻辱,而指挥者的决策至关重要。“进退从其呼,何能求必当”进一步说明将领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指挥,不能一味追求必胜。
诗的结尾,诗人以“二事非己专,愿思古挟纩”寄语,提醒刘太保在战场上不仅要勇猛,还要深思熟虑,借鉴历史经验,保持冷静。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激励也有警示,展现了梅尧臣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军事策略的深刻理解。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