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蚕食青桑,吐丝亦成茧。
我愿均尔丝,化为寒者衣。
这首诗描绘了野蚕(一种生活在田野的蚕类昆虫)食用青桑叶并吐丝自织茧房的情景。诗人通过这种自然现象,表达了一种社会责任感和同情心,觉得这些小生物虽然没有直接为人类做出贡献,但它们的行为也颇有意义,至少它们的丝可以转化为衣物温暖那些寒冷之人。
诗中的意象丰富,野蚕吃桑叶、吐丝织茧,展现了生命力和自给自足的生存状态。"无功及生人"一句表明野蚕并非直接对人类有益,但"何异偷饱暖"则指出它们也像那些贪图安逸的人类一样,只为自己积累温暖。最后两句"我愿均尔丝,化为寒者衣"则是诗人发出的美好祝愿,希望野蚕的丝能转变成衣服,为那些受寒之人带来温暖。
整首诗既展现了自然界生灵的独立与贡献,也反映出了诗人对社会弱者的关怀和对自然生命价值的认同。
蜡烛一寸长,照我万古心。
人寿不得如天地,何况天地终湮沉。
今年舍我去者三百六十日,去日之日,来日之日,倏忽往还成古今。
古今今古转相迫,大地茫茫同作客。
当前错过骓莫追,西方未明东方白。
人人尽道明日是明年,忘却今年今月今日与今夕。
今夕云何,岁月无多,膏火自煎烁,金石潜销磨。
一元十二会,刹那还刹那。
刹那刹那那更得,时乎时乎胡可失。
北风吹霜疾如箭,犁星既没水生骨。
东邻沽酒守庚申,南舍焚香祠太一。
山翁不知老将至,曲枕右肱舒左膝。
天鸡啼破梦中春,一道神光生白室。
大声唤起隔年人,此时正是腊月三十日。
《除夕歌》【明·成鹫】蜡烛一寸长,照我万古心。人寿不得如天地,何况天地终湮沉。今年舍我去者三百六十日,去日之日,来日之日,倏忽往还成古今。古今今古转相迫,大地茫茫同作客。当前错过骓莫追,西方未明东方白。人人尽道明日是明年,忘却今年今月今日与今夕。今夕云何,岁月无多,膏火自煎烁,金石潜销磨。一元十二会,刹那还刹那。刹那刹那那更得,时乎时乎胡可失。北风吹霜疾如箭,犁星既没水生骨。东邻沽酒守庚申,南舍焚香祠太一。山翁不知老将至,曲枕右肱舒左膝。天鸡啼破梦中春,一道神光生白室。大声唤起隔年人,此时正是腊月三十日。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60967c6bc747f0d0538.html
此身如飞蓬,出门掉两臂。
空囊贮太虚,浮云行大地。
何物紧相随,脚底烟岚气。
违山一百日,不觉秋风至。
归来见故人,笑我须眉异。
窘步涉丘园,荆棘集如猬。
饥虎伺人餐,猰犬当路吠。
忧来不能语,猛忍风前泪。
且复入我室,还坐心如醉。
残书纷满床,大半尘埃积。
夜灯鉴孤影,形影和灯睡。
隔桥磬一声,唤醒归人寐。
多谢击磬翁,微言昨相示。
却起诵来篇,眼暗不识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