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边虞(biān yú)的意思:指为了避免危险或损失而采取慎重行动,提前有所准备。
不直(bù zhí)的意思:不诚实、不直接、不坦率
不敢(bù gǎn)的意思:不敢指一个人因为害怕而不敢做某件事情。
朝朝(zhāo zhāo)的意思:每天,每日
处处(chǔ chù)的意思:处处意指“到处、各处”,表示某事物或某种情况在各个地方都存在或普遍存在。
关中(guān zhōng)的意思:关中是指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个地理区域,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个地方的中心地带。
可生(kě shēng)的意思:可生指的是容易发生、可能发生的意思。
妻儿(qī ér)的意思:指妻子和子女,也指家庭。
尚可(shàng kě)的意思:指令人满意或者勉强可以接受的程度。
市头(shì tóu)的意思:指市场的中心,也指市场的头部。
文字(wén zì)的意思:指书面语言,也指文字的能力和技巧。
无人(wú rén)的意思:没有人,没有人照料或管理的状态
县官(xiàn guān)的意思:指一个人在小地方有一点权力,却把自己当成了大人物,狂妄自大。
虞人(yú rén)的意思:虞人是一个古代汉语成语,意思是担忧、忧虑、担心。
赈济(zhèn jì)的意思:赈济指的是对灾民或贫困人群进行救济和帮助。
中卖(zhōng mài)的意思:指在交易、买卖中被中骗或中计。
啄啄(zhuó zhuó)的意思:形容鸟类或昆虫轻巧地啄食。
自力(zì lì)的意思:自己努力,不依赖他人。
易子食(yì zǐ shí)的意思:指自己吃自己,自相残杀。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人与雁之间的生存竞争,以及社会底层人民的艰苦生活。诗人通过雁啄啄、飞搏搏的生动描写,展现了雁群在江边觅食的场景,同时也暗喻了人类为了生存而进行的激烈竞争。
“江边虞人缚矰”,描绘了猎人设陷阱捕捉雁的情景,象征着人类对自然资源的争夺和利用。接着,“人饥处处规尔肉”一句,揭示了人类为了填饱肚子,不惜捕杀雁肉的残酷现实。这种对雁的无情猎杀,反映了当时社会环境下,人们为生存所迫,甚至不惜牺牲其他生命的现象。
“岂知雁饥肉更薄”,诗人以雁的视角反问,表达了雁在饥饿时肉质更为瘦弱的无奈,暗示了自然界中的弱肉强食法则。同时,这也反映了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消耗,导致生态平衡被破坏的深层问题。
“城中卖雁不直钱,市头籴米斗五千”,描述了城市中雁肉价格低廉,而市场上大米价格却高达五千斗的情景,对比鲜明地展现了贫富差距和资源分配不均的社会现象。这不仅体现了经济上的不平等,也反映了社会阶层之间的巨大差异。
“妻儿煮糜不敢饱,朝朝射雁出江边”,描绘了家庭成员为了生存不得不每日外出射雁,即使煮粥也不敢让自己吃饱的艰苦生活。这一场景深刻揭示了底层人民为了生存而付出的巨大牺牲,以及他们生活的极度贫困和艰难。
“不闻关中易子食,空里无人骨生棘”,引用了历史上关中地区因战乱导致人吃人的惨状,与雁肉被猎杀形成类比,进一步强调了社会动荡和人性的扭曲。同时,“空里无人骨生棘”形象地描绘了荒凉之地,无人居住,只有枯骨和荆棘,象征着社会的衰败和人性的冷漠。
最后,“县官赈济文字来,汝尚可生当自力”表达了政府可能提供的救济措施,但同时也提醒人们应当自力更生,反映了诗人对于社会救助与个人努力并重的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人雁关系的描绘,深刻揭示了社会底层人民的生存困境、资源分配不公、生态环境破坏以及人性在极端条件下的扭曲等问题,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性和人文关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