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潦不溢泽,时雁鸣高起。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悲风(bēi fēng)的意思:形容悲伤凄凉的风声。
成理(chéng lǐ)的意思:指事物达到合乎道理、合乎情理的状态或结果。
风厉(fēng lì)的意思:比喻形势严峻,困难重重。
孤松(gū sōng)的意思:形容孤独、独立、不受拘束。
寒冬(hán dōng)的意思:指寒冷的冬季,也用来比喻困难、艰苦的时期。
何以(hé yǐ)的意思:为什么,怎么,用什么方法
江汉(jiāng hàn)的意思:指江河的宽阔和汉水的湍急,比喻宽广的胸怀和奔放的气概。
鸣高(míng gāo)的意思:指声音高亢、响亮。
南纪(nán jì)的意思:指南方山区的地名,意为遥远的地方。
蓬蒿(péng hāo)的意思:指草木茂盛的样子,也形容人的头发茂盛。
青天(qīng tiān)的意思:指晴朗明朗的天空,也可引申为没有障碍或压力的境地。
倏忽(shū hū)的意思:突然、迅速
岁晏(suì yàn)的意思:岁月平静,年景安宁。
沓沓(tà tà)的意思:形容事物连续不断、接连不绝。
杳杳(yǎo yǎo)的意思:形容远离、遥远。
-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李梦阳的《杂诗三十二首(其九)》描绘了冬季严寒的景象和诗人内心的感慨。首句“悲风厉岁晏”以悲凉的寒风吹过年终时节,渲染出一种凄清的气氛。接下来,“宵旦未云巳”暗示了漫长的冬夜和寒冷尚未消退。
“寒冬雨雪至,江汉骄南纪”进一步描绘了雨雪纷飞的场景,长江汉水在南方也显得格外寒冷,显示出冬季的威力。诗人站在堂前,望着孤松被风雪覆盖,不禁发出“杳杳叹成理”的感叹,流露出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人生无常的思考。
“凉潦不溢泽”中的“潦”指积水,表达的是即使寒冷却仍见节制的景象,而“时雁鸣高起”则借雁南飞的形象,寓言人才应有远大志向,一飞冲天。“一飞摩青天,倏忽乃万里”形象地描绘了大雁展翅高飞,瞬间跨越千里之遥,寓意着理想抱负的追求。
最后两句“讯言蓬蒿士,沓沓竟何以”,诗人将自己比作蓬蒿般的草野之士,面对困境,询问自己究竟应如何前行,表达了对人生道路的迷茫与探索。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和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深沉的人生感慨和对自我价值的追寻。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 诗词赏析